在构思而已。第一个想出这点子,的确让人惊叹,可是要学起来却是不难……既然尧氏不高兴了,那么她便要收敛些,不能再去芙蓉镇了。
既然这一世,尚云天没有撞断腿,他就一定会如期应试。到时候,她只要巧妙安排,趁着兄长柳将琚请尚云天入府时,与他见上几面表露心意,相信尚郎只要不傻,必定欣然接受她这高门贵女的垂爱。
想到这,在芙蓉镇被。
琼娘看着爹爹和哥哥大口地吃饭,心里也是舒坦。
以前,能让她洗手作羹汤的时候除了伺候婆婆外,便是在那些夫人小姐聚会的宴席上。可是仔细想来,自己最挚爱的儿女,似乎都没有吃过几回自己做的饭菜。
以前的自己何其愚蠢?一味讨得那些不相干人的欢心,却忽略了自己的至亲骨肉。这一世,她却情愿在寒屋灶前挥汗添柴,叫自己的家人吃得尽兴。
一边替哥哥盛饭,一边趁着吃饭的功夫,琼娘说出了心中盘算甚久的打算。这几日卖糕饼的钱银不少,正好用来做本钱。夫妻二人年岁渐大,总是这么风吹日晒的不是个法子。
芙蓉镇太小,操持经营也不见太多余钱。可是这点子钱银若在京城里置办店铺,便如砾砂入海,水花都掀不起半朵。倒不如在京郊皇山下买个店铺富富有余。那皇山乃皇家寺院之所在,因为临近京城,每逢初一十五上香之人络绎不绝,往往错过了饭时,要在山下用餐,倒是不愁客源。
琼娘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刘氏却不大赞同,只觉得跑到山下做生意,又不是天天能见到汹涌如潮的客人,剩下的日子岂不是冷清没有赚头?琼娘的想法显然是高门里的富家小姐之言,不知百姓每日进钱的辛苦。
虽然刘氏话说得委婉,但是琼娘听得出来她的顾忌。若不是经历了一世,她还真想不到去皇山下开高糕饼铺的点子。
在如梦前世里,圣上后来下旨,在皇山下修筑了消暑的别院。偌大的皇家园林,占地甚广。原本的农舍店铺都迁往他处。
不过圣上仁厚,大沅朝又不短缺金银。这等劳民之事自然是有补偿,当时只要是划地内的田园房屋都折了市价按五倍赔偿。所以现在买一处店铺,待得经年得来五倍的赔偿,绝对够爹娘养老的了。
再者,在皇山下开设店铺,售卖的都是富绅豪客,赚一个月顶三个月,平均折算起来,不是比爹娘夫妻天天这样起早贪黑的要强?
琼娘心内一直担忧着几年后崔忠得了重病的事情,若是能少劳累些,也许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