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了,几条铁路交汇,包括开往郑家屯的铁路线,都是从这里分出的。此时四平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开始这里还能起到围点打援的作用,不管是沈阳之敌,还是从长过来的援兵,都努力救援这里。可现在吗,这两个方向的ri军都自顾不暇了,管不了这里了。于是四平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高凤举觉得扒掉这个钉子的时候到了。
用了一个师的兵力就占领了这里,然后继续北上,攻占了公主岭,继续往北逼迫ri军。之所以能这么顺利,一来是四平的ri军被包围了太久了,而且人数太少,很多防守的任务都交给了伪军,而伪军吗,大家都知道出卖了民族祖先的人,又哪里有什么战斗力。当塞北军一进攻,他们不是逃跑,就是再次投降。公主岭就更简单了,本来这里是双方对峙的前沿,可随着长局势的紧张,从这里抽调了大部分军队去增援了,防守太过空虚。
攻占了公主岭后,高凤举部距离长就已经近在咫尺了,跟从东北方双城过来的,由脱欢梁镜斋指挥的外蒙骑兵军主力,从东南方已经占领了吉林的巴特带领的部分外蒙骑兵部分东北军溃兵的围困杂牌部队一起,分别从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死死围困住了长的ri军主力两万余人。
东北军要让着,但是自己人就不用那么客气了,高凤举一到地方,立刻联系脱欢等人。约定一起攻城,脱欢以自己先来并且已经跟这股ri军纠缠了许久,最了解情况为由,想要大包大揽。高凤举自然不会客气,表示自己这边当晚就攻城,谁先攻占这座城市,这里就是谁的。马占山倒是想给东北军多捞点好处,又拿出了张学良的那个理由,说要雪耻。结果这次没人鸟他,但是高凤举还恶意的把他的理由发给了赵礼,他想报,沈阳城内可是有数千ri军的,虽然是杂牌,可不至于全都不战而散了。现在只遇到了不足百人,而且没什么战斗意志,一打就跑。而这个跑字也很有讲究,现在沈阳四面被围,ri军能跑到哪里去,从塞北军包围放心突围那是找死,可是从东北军阵地突围也不现实啊,虽然高凤举看不上东北军的战斗力,可是人家人数在那里摆着呢。更何况也没听过沈阳方向有战斗的消息啊,突然高凤举觉察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息,东北军有问题,可能跟ri军有默契,否则为什么三天都不攻击,这么一想ri军的消失就能解释了,他们从东北军的阵地上安全撤离了。
要是东北军跟ri军有勾结,那么现在身处沈阳的塞北军就危险了。想到这里高凤举,顾不得长的ri军了,留下了一个旅继续围困后,大部队南下。同时不停的催促梁赞查明真相,并且做好防御准备,必要的情况下允许他放弃沈阳。
沈阳到底出了什么事,不仅是高凤举不敢大意,当他把消息传到了归绥后,赵礼也不敢大意了。
顾不得睡觉,连夜召集高级军官来商议,但是却没有商议出什么结果。最坏的情况就是,东北军跟ri本人又勾结了。可是这又不太可能啊,张学良的妻儿都还在塞北呢,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都能反骨,他就不是张学良了,而是张作霖了。换句话说他要真这么枭雄,真能做出抛弃妻子这种有种的事儿,那么东北就不会发展到如今这种局势了。
最好的情况自然这都是一场误会,可是这也不大可能解释的通,几千ri军就那么凭空消失,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下不生不息的消失,这太不可思议了。
反复讨论也没什么结果,反倒是让塞北各个智囊想到了一种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张学良也不知道此事。如果真是这样,那局面恐怕就坏到了极点,因为这意味着,ri本人收买了张学良手下手握重兵的将领,这样刚刚下定决心抗ri的张学良就出局了。那东北局势的走向是什么,就是神仙也预料不到了。
赵礼终于把这不着头脑的情况,向张学良汇报了,同时让人紧密把于凤至和她儿子监控起来。倒不是赵礼下作到了用她们做人质的打算,而是他想看看这二人有没有偷偷离开塞北的情况,要是有,毫无疑问整件事都是张学良策划的,如果没有,事态就严重了。
可赵礼的电报,张学良还是没有回复,他妻儿那边也没有异常。这让赵礼觉得整个塞北头上都出现了y云,自己会被出卖吗,塞北军卷入这场大cháo到底是对对是错,对整个塞北军会不会出现致命的打击。
一方面焦急的等待张学良的回复,另一方面密电所有在东北部队,开始做好防御准备。一旦东北军有异动,则给予坚决的打击,同时做好ri军跟东北军联合起来的准备。
大局走向迷离了(未完待续。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