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都不济了,最近十几天全靠ri军的空投。而空投的准确xg且不说,就是那些双翅膀的ri本运输机为突破塞北空军的封锁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东北的战事中,空军优势一直在塞北一方,不得不说小鸟公司研制生产的燕式单翼全金属战斗机,不管是质量上还是xg能上都胜过ri军战机一筹。也就是ri军最先进的九七式战斗机能跟燕2式抗衡了,至于九二、九五式完全是炮灰。
现在塞北装备了一千多架燕2式战斗机,一百架侦察机,完全满足护航和夺取制空权的需要。但是如果ri军一旦结束南方战事,或者是把南方的先进战机全部调往东北的话,恐怕局面就不是那么乐观。只是塞北却没办法扩大自己的空军,不是生产力不够,赵礼极为重视飞机生产,按照塞北现在的生产力,年产三千架各型战机轻轻松松,这还是不动员不加班的情况,如果满负荷极限运作,飞机生产力恐怕逼近一万是没问题的。可是问题在在于塞北没有更多的驾驶员来驾驶这些飞机,飞行员的训练太漫长了。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空军一个重点解决的难题了,为了训练更多的飞行员,第一空军向航空公司发出了征召命令,从航空公司调集了一半一百人的飞行员加入空军,但是飞民航的飞行员只能执行轰炸任务,空中格斗对他来说就太苛刻了。同时跟民航签订了飞行员培训协议,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帮忙培训飞行员,同时空军自己的培训计划也满负荷运作,过去要三年的训练计划,战争一开始就缩短到了一年,接着又缩短到了半年,三个月前刚刚定下来三个月,现在又不满足战争的需要了,现在空军已经制定了极限训练计划,一个月培养出一个轰炸机飞行员,两个月后可以转战斗机部队。
战争是军事技能最好的课堂,尽管训练时间在缩短,但是培养出的飞行员素质并不见得差多少,唯一让人心痛的是,大量的新手上阵伤亡率况下,而战争对钢铁的需求显然会扩大钢铁生产,也就是说这些储备也就是够一年多点时间的。所以苏联的铁矿就非常有必要了,而苏联的钢铁生产能力也很强大,铁矿产能更强,一直都是他们的重要出口产品,只是针对的是德国不是塞北,现在塞北希望他们来填补澳洲的空缺。
人力、资源上都需要苏联,可是在技术上对苏联的要求却不高。
苏联的坦克还是赵礼临时想起来苏联的t4很有名,最后加上去的。
经过谈判,苏联人对派出飞行员没意见,对医护人员有点抵触,他们似乎不在意中国人多死点,但是在塞北方的坚持下,他们也答应派遣三百名医护人员,这远远达不到赵礼的要求,赵礼希望他们派遣三千名,甚至表示愿意支付薪水。对于t4坦克,苏联人最后答应了,给与塞北生产许可,但是要求塞北用燕2式飞机技术,加上一款双缸星型发动机技术来交换。苏联人的胃口真大,这交换不对等,但是鉴于人家派出了飞行员和医护,塞北方没理由拒绝。
协议就这样达成了。
</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