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李老师见状放下手机问:“你们认识?”
“你们学院的学生我见过那么多,就数她最优秀,印象深刻啊。”这话像是在夸她,加上语气和神态,却是截然相反的意思。
李老师闻言深深地看了池乔一眼。
池乔低头笑笑:“我跟着那么多记者老师学习过,您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如果池乔不回嘴,陈记者呲哒她两句也就完了,听到这句,她冷笑一声,说:“听说你几年前还被学校表彰、保研了,没白忙活,后生可畏啊。”
“我帮那个小姑娘的时候什么都没想,也不是诚心想害您瞎忙活。”
离开贫困县半年多后,小女孩一家就胜诉了,得到了三十万的赔偿款,他们在寄给学校法援中心的感谢信中特地提到了她,这个案子被作为先进事例在年度总结大会上进行了表彰,那个小姑娘如今已经小学毕业了,成绩挺不错,每年元旦都会寄贺卡给她。第一年收到小姑娘的贺卡时,池乔第一时间跟陆浔分享,因为小姑娘一家也同样感,没有证据,讲什么都是一面之词,只会突显她的“复杂”。
陆浔的注意力全在池乔身上,自然没错过她身侧的那位女记者对她的排挤,趁着陈记者离席接电话的空隙,他跟副校长说了一句,起身坐到了池乔身侧。
池乔正出神,发现陆浔坐了过来,讶异极了。陆浔拿起她手边的白瓷碗,盛了两勺甜汤,放到她的面前:“一个小时了,没见你动筷子。”
瞥见因此注视自己,池乔有些尴尬,又不好当众给他冷脸,只好象征性地喝了一口,轻声说“谢谢”。
陆浔又拿起她的筷子,夹手剥笋和糖醋藕片给她。陈记者回来的时候,副校长正巧在问池乔的名字和他们是不是认识。
陆浔替池乔说过名字和学院,又说:“世交家的妹妹。”
池乔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秦家和陆家哪算得上世交,立在陆浔身后的陈记者听到这话却变了脸色。陆浔仿佛没看到她,占着她的座位,完全没有要起身的意思,而陆浔坐的主客位,陈记者自然没法去坐。
听到法学院的院长问陆浔是不是挺喜欢人家小姑娘的,陆浔一笑,说:“喜欢没用,人家理都不理我。”
又坐了片刻,陆浔才起身回位,坐回来的陈记者没料到池乔是“富家千金”,尴尬了片刻,便待她热络了起来。
这样的转变惹得一旁的李老师不断侧目,池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