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留在扬州了。
陈桂庭对旸兴都没啥执念,何况皇帝,自然是准了。
如此陈家才开始在扬州扎下根来。
若不是因为按照大晋律例,孩子的籍贯随父亲,而陈家这么些年都没人想着要去迁籍贯,到了陈景书这一代,他可能连旸兴是啥都不知道了。
但甭管咋说,陈家虽然很诡异的在自己的籍贯所在地旸兴没啥产业,但在京城和扬州却是置办了不少东西的。
这会儿便和林如海商议着从陈家在京城的土地里头划出两千亩给黛玉,另外还有平日里吃穿用都可能用得上的铺子,如此手上有些就近的产业,黛玉行事到底方便一些。
而陈家每年也从收益里再抽出两千两银子,作为黛玉日常的花用给她。
有这每年的两千两,再加上京城那些田地铺子的收入,黛玉每年就有四千到五千两的银子可以用,就算她整日吃金的嚼银的,这些也尽够用了。
除此之外,其他如房产田地铺子的资产,便都交给陈孝宗打理。
林如海并未说其他,他心知这种事情既然交了出去就说不得什么,他既不说,就是给了陈孝宗面子,由他随意取用的意思,何况陈家并不是贪婪无度的人家,他交出去十成,怎么也得给黛玉留下一半来。
可陈孝宗却要求和林如海另立契约,林如海到底给了陈家多少东西,日后陈孝宗也一点不少的照着契约还给黛玉。
林如海惊讶的看了眼陈孝宗,却见陈孝宗目光平和,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其他含义来,便咬牙点头,想了想又道:“话虽如此,但土地常有变动,产业经营也是有盈有亏的,若是遇上什么天灾人祸的亏损,难不成还要您给老天爷补这个窟窿不成?我看不如归还的略降两三成,如此都不为难。”
陈孝宗听到这里露出个笑容:“你偏是多心,既如此,就这么定吧。”
这所谓的亏损两三成,是指陈孝宗代管几年之后,就可以拿走其中的两三成。
原本这些东西每年的盈利陈孝宗就可以抽成一部分,不过几年之后又能再分两三成的东西走,这样一来,喂饱了陈孝宗他便不会再为难黛玉。
陈孝宗明白这意思,也知道他若是推辞不受林如海必定是不能安心的。
只是心里却想着,若是真有亏损倒也罢了,若是没有,到时候我想给,谁还能不要?
就算真的到他手里了,等正式下聘的时候,也能通过聘礼还给黛玉。
如此一番讨论之后,便将各事情都立好了文书。
等陈孝宗和陈景书离开,林如海对黛玉问道:“知道我为何今日特意让你留下听这些却又不要你说话吗?”
黛玉道:“父亲是要我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多言。”
林如海点头:“除了你外祖家,我还给老师那里也去了信,虽说都是姓陈,但老师性子向来淡薄,不重这些俗物,他既知道,就算日后有什么变故,也定会尽力为你保下一份。”
大概是因为之前说了太久的话,林如海忍不住咳了几声,这才继续道:“但这不是我今日的目的,我又是找陈家,又是找贾家,就是要他们互相牵制,我虽将产业交给陈家,但你却在贾家,贾家又是你外祖家,他们过问是理所当然的,如此,他们谁也不能待你不好,而有他们互相牵制,也不会叫你吃太大的亏。”
黛玉的眼泪已经止不住:“爹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