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已经颇有规模,陈景书便在济养院旁边选了个二层小楼,把书放进去,一是给济养院用,二是将这图书馆直接挂在济养院下头管理也方便许多。
对于陈景书来说,他很清楚自己只占了个见识多点的优势,若论实际执行,他还是不要瞎指挥比较好。
事实也就是,在陈景书秉承着不懂的坚决不瞎指挥的精神之下,他各项产业都发展良好。
嗯,后世三岁小孩都知道,老板是不是全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专业人才嘛。
不过叫陈景书没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在那二层小楼的一层放几列大书架,剩余的空间和二楼则都改造成了可供读书的桌椅等,甚至还隔出一个小隔间来做茶室,若有路途遥远的,早上来了中午不便回去,甚至还能在里头吃点东西,可最后除了这小茶室,二楼的空间压根就没保住。
在听说自家副社办了个免费开放的图书馆之后,扬州带草社的社员们你捐一本我捐两本的,很快就把陈景的空间也填满了。
如吴玉棠的吴家和郑沄的郑家之类的大户,甚至一次性捐了上百本。
最后陈景书不得不另外选址,又办了一个分馆。
……这还没正式开门就得办分馆的情况也让人颇为无奈。
陈景馆采用后世常见的交押金看书的模式,缴纳一定金额的押金之后便登记在册,之后可以根据押金的金额每次免费借出一定数量的书籍,当然,最高一次五本,时限一个月,逾期未还的,每本书每天收三文钱,借出书籍不得损坏污染,若出现书籍损坏的情况就得照价赔偿,当然,押金也可以随时取回。
这种免费看书的模式是扬州的读书人从未见识过的,何况这还是六元陈景书的倡议,一时之间也成了扬州的热门话题,等图书馆正式开放那天,甭管家里有钱没钱,只要是认得几个字的都来凑热闹。
然后又一件陈景书完全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原本以为该是崭新的新书比较受欢迎,然而实际是……他捐掉的几套自己用过的旧书最受追捧,很多人去了图书馆直接就说要看陈状元的书,几天下来甚至还发生几个打架事件,就连扬州府衙的差役都跑了好几趟。
最后蒋英不得不临时增加规定,陈景不外借!
……因为蒋英觉得这书借出去就回不来了。
哪怕书籍本身的价值只有一两银子,但挂上了陈景书的名字,卖一百两也多得是想要买的。
陈景书听到这事眨巴了两下眼睛,嗨呀一声:“我的旧书居然不是只剩下卖废纸的价值吗?”
一旁松烟道:“大爷想什么呢,我之前还听说有人想把书偷回去供起来呢,还有,蒋公子说……大爷能不能再捐一套四书?”
陈景书奇道:“怎么了?”
松烟道:“蒋公子说,您给的那套四书,开放头一天就被人摸掉了封皮,就这么着还多得是人每天排着队想要摸一摸呢。”
陈景书:“……”
万万没想到,他也能有这么一天啊。
陈景书怀着一种小嘚瑟的心情给黛玉写了书信讲这事,期待黛玉夸夸他。
嗯,你夫君我虽然写诗不咋地,但在科举上,咱也是学神级的人物啦!
然后在等到黛玉的回信之前,陈景书先等到了冯孝海。
而冯孝海给陈景书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