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7的金主与8千包年的金丝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分卷阅读7(2/2)
 当然并没有剃光头,而是理了个清爽又优雅的发型。

    也并没有什么过几天通知入职,林在福当天就跟李吉祥回家了。

    又因为事出突然,李吉祥并没有收拾好客房给林在福。

    林在福成功爬床。趁李吉祥收拾客房没空理他,在床上滚来滚去,拱来拱去。

    最后直直躺着。

    等着被潜。

    并没有被潜。

    他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门,看到李吉祥缩在阳台边的木椅子上,他洗完澡,穿着白色短袖恤衫,黑色短裤,双腿交叉,自己抱着自己。

    林在福稍微走近一点,他就立刻睁开眼睛,就像是鸟类翅膀一瞬间开合。

    他回头看到林在福,浅浅的笑了,迷迷糊糊的,整个人温柔得像春天的月华一样,他说:“去睡吧,我等水烧开,好吃药。”

    “什么药?”

    “安眠药。不用担心,老毛病。”

    林在福这下知道了李吉祥不仅容易惊醒,还睡不着。

    他半夜三更去给李吉祥搭张垫子的时候,李吉祥就保持那个姿势,轻飘飘的说了句谢谢。

    但李吉祥很多时候会陷如漫长的呆滞之中。特别是当他坐在阳台边的那张木椅子上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握着手上的那根红绳子,轻飘飘的笑出来,但目光并没有落在任何地方。

    为了解决李吉祥容易受惊,经常产生应恍惚的说起鬼故事。

    并且不小心暴露了这个屋子其实是间凶宅的事实。

    第5章 凶残的少年时代

    北江村山多水密,大片的甘蔗地包围了阡陌农家,天黑了,村子就跟着一起黑,没有一点别的光亮。

    80年代末,国道修到这里,通了南北村子西侧还有条笔直的大江,可以跑柴船。大家从甘蔗地里钻出来,才发现外面天地广大。

    又过了十多年,纺织和制糖成为支柱产业。市里的公交总站刚刚建好,坐五站车就能到达省会的商业中心 ,于是北江分流了小部分外来人口。

    村子西侧的生产线夜以继日,高密度的劳动方式使人们被急匆匆地赶上鸟笼,村子东侧的人家却还在水沟里抓鱼维生,这边有个高大的山坡挡着,路难走,还是一直以来埋死人的地方,飞速发展的车轮走到这里,吱呀一声发出贫穷的声音,变回了不堪重负的小木板车。

    有人问世代住在这里的人,为什么不走出去呢。那人深情地看向这片养大他的土地,微笑着说:“现在光是收房租都够养活我全家啦,年底还有分红,我就是傻了也不走。子子孙孙就靠吸食你们的血汗钱度日啦。多谢多谢,哈哈哈哈哈哈。”

    是的,北江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最明显的特点是一年四季尘土飞扬,电线网线飞檐走壁。

    但为了接纳一涌而入的工友们,北江村的教育事业建设得非常完备,幼儿园到高中就不说了,光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三间。

    村长的意思是我们要发展软实力,但实际上是不是暗戳戳地想把羊崽们的毛也想留着褥了就不好说了。

    几间学校门口对门口,圈出一条街。每天四点还没到,勤劳的村民们就在学校灰色的围墙下摆摊卖早餐,而到了晚上,外来务工人员们就支起架子买烧烤,两方人马相互合作,日没出就作和通宵达旦无缝连接,实现了大街24小时占道经营。路上胶袋竹签玻璃渣,也不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