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秀未下辣手,也想抢时间,一个清水城便如此,况且是水牛城、义阳城,三河镇恐怕也略有些收获。
张卫将说出这句话有些不安好心,宋卫将立即替鲜于仲枢解释道:
“当时是送了不少物资回去,不过各位也是知道的,朝廷不宽减赋税,勒令巴南道强行征南,十余万大军南下,耗费多少财政?整个巴南道经济都很紧张,若是伤亡不重还好一点,若是大胜,那更好了。”
只要不败,连连攻陷烟萝城、苍海城,那怕唐国讲人道,也会有所得,至少不会让后方产生经济压力。
“可是狐山惨败,一半多兵马折在蒙南,要不要向他们的家属发放抚恤。即便送了一些战利品回来,此时巴南道也拿不出大量经济。”
高克直奇怪地问:“巴南道比蒙南富庶吧,为何抽不出经济?”
这个说起来有些复杂。
“高大巫,蒙南有多少百姓,多少战士,多少尊者,若能凑集五分之一,也是一股赅人的力量。为何甬罗王还要向雪蕃人借兵?”柳秀问。
“除了他嫡系的人马外,其他部落那会替他卖命,纵来了人,也不齐心,都是凑数的,只能向雪蕃人借兵了。”
“性质一样,或如征南军,仅是牙民府便有近万边军,但是这些边军须防守西边的山族人,以及辅助当地巡捕抓捕一些邪修盗匪。故明知兵力不太足,柳总督也不敢调拨太多正规的兵马,然后征募百姓。
巴南与蒙南不同,多数地区算是安居乐业,百姓也不愿意从军,况且还须有一些修为,于是数量还是不足。柳总督只好用赦免罪行的办法,又征募了一些罪犯、盗匪与邪修。
财政也一样,有钱,真正有钱的皆是大户人家,各地豪强世家,若向他们加重税,必然不乐,这些人又有门路,闹到京都,柳总督便会受牵连。”
其实兵源好,财政好,若是没有李怀忠牵制,两者都好办。
有了李怀忠牵制,怕他做文章,两者都不好办了。
听了柳秀解释,高克直也弄明白了,连他也担起心来:“若是久久不能安置,弄不好真的会出大事。”
迟迟安置不下去,又是异国他乡,人心慌乱,更糟的是里面有一些邪巫,本来蒙南民风就比较剽悍,万一有人煽风点火成功,真的会引起大暴乱。更糟的是朝廷中使不久就要来了,没有暴乱,看到江边的乱象,也会勃然大怒。
张卫将冷冷道:“自找的。”
张卫将也站了队,站队是正常,只要别学裴如安就行。
确实是鲜于仲枢自找的,但柳秀不希望罴毅军为此闹出分歧。
“张卫将,一旦出事,我们还有没有功劳?”
张卫将一耸肩。
我们能有多少功劳,那是你们的功劳。
“若那样,我与宋卫将等人大约功过相抵,你们没有功劳相抵,那只有过了。”
别说不可能,中使动怒之下,回京后添油加醋地说一通,大家会通通倒霉!
“我艹!”牛卫将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但不止如此。
“张卫将,你想不想知道我那份文书是如何写的?”
柳秀与宋卫将写文书,张牛等人无权过问。不是他们级别低,而是没有得到鲜于仲枢的授命,不能参与或干涉,这也是规矩。
张卫将抬起头,岂能不想?
柳秀开始背诵,几乎一字不差地将这份文书背了出来。
为什么说清水城功劳不大,太远,逆水逆风,甬罗王不可能从清水城调拨粮草支援前线。但也不是没有功劳,得看怎么去分析,柳秀与宋卫将写文书时,柳秀将他在鹰山所说那番话也写了进去。
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况且以一支孤军破一座大城容易吗。甬罗王又交换战俘,真的换回来,功劳会更大。
这个功劳太大,柳秀一人吃不下,想独吞,最好弄不好能全被黑掉。
其实无论柳秀让不让,柳招必然会操作一番,封赏时,多半首功换成了宋卫将。
于其被人黑掉,不如做一个高姿态,以后好相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谈才能,脾气秉性上,鲜于仲枢与宋卫将都还行,不贪,谦和,牛张等人一度成了俘虏,这是一件比较耻辱的事,虽然张卫将一直有“想法”,但清水城之战过后,三军拥戴,也不打了,张卫将开始老实下来。
柳宋二人商议一番,稍稍夸大牛张等人在清水城之战里的贡献。
按照文书上的说法,张卫将还是有一些功劳的,至于他那些黑点,则是一字未提。若此,也算是苦尽甘来,分了许多战利品,顺带着捞一些功劳,还要怎么样呢。
但因为鲜于仲枢的画蛇添足,弄不好什么功劳也没有了。
张卫将神情变得复杂,宋卫将的肚量让他略有些惭愧,不过宋卫将乃是鲜于仲枢的人,水江府的困局便是鲜于仲枢一手导致的。
这些利害关系有点复杂,让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