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径山茶礼
    走出大殿,晁勇的脸色便沉了下来。

    殿中伺候的都是江南女子,听着呢喃吴语,不由自主的便想起方百花来。

    他带兵南下了,但是佳人却已经香消玉殒了。

    越往南走,天气就越热。

    湖州衙门中的花木还是郁郁葱葱,但是晁勇却是意兴阑珊。

    正信步走着时,却听得身后亲兵报道:“童贯男爵求见。”

    晁勇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童贯在远处候着,点头示意亲兵放他过来。

    童贯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但常年领兵,身子倒是十分硬朗,皮肤黝黑,颔下几十根胡须,看上去倒和沙场老将一般,绝不似宫中阉人。

    到的跟前,童贯就作揖道:“童贯拜见太子。”

    晁勇点头道:“免礼,有什么事”

    童贯小心翼翼的道:“现下城中有三千兵马是小人先前的亲军,他们都是西军精锐,若是和其他兵马一样解甲归田,未免有些可惜。因此小人斗胆请太子继续让他们在军中效力。”

    晁勇点头道:“这个我知道,过几曰浙江路就会征兵,如果他们愿意继续在军中效力,可以去应征。”

    童贯原本是想让亲兵直接跟着太子建功,听得太子这般说,不免有些失望。但是他也不敢再多说,只好道:“谢太子恩典。”

    晁勇冲童贯点点头,便又漫无目的的走起来。

    童贯此来其实也不是为自己争兵权,他今年已经六十七岁,可以说是显赫半生了,和他一起弄权的蔡京、梁师成等人都已被大梁斩杀,而他不但逃得姓命,还得了个男爵,他也不敢要求更多了。

    只是放不下那三千亲军,这些兵士跟随他多年,除去厮杀,别的也不会了,若是解甲归田,只能坐吃山空,沦为盗匪,然后被大梁官兵剿灭。因此不得不走这一遭,虽然只是换回一个可以继续应征的恩典,但也不错了。否则那些亲兵年龄都已超过大梁征兵的范围,无法参加征兵的。

    前段时曰大梁邸报刚刚公布大梁兵制,入伍三年退役,都头以上官职才可继续在军中效力,但是退役将士若是愿意去恳边的话,每人给边境良田一百五十亩,比恳边的百姓要多五十亩。

    现在需要恳边的是宁夏路和青海路,虽然这两路对多数人来说是边远之地,但是对出身西北的人来说却不算远。他们回了西北也得不到土地,倒不如去宁夏路和青海路。不会做农活可以学,只要有土地,从来没有饿死的汉人。

    晁勇漫无目的的走了半天,偶一抬头,看到石宝和方杰在远处张望他,看样子是来寻他的,就挥手让他们过来。

    二人过来见过礼,便又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

    晁勇也猜到一些,挥手道:“说来听听。”

    石宝和方杰对视了一眼,石宝示意让方杰说,从方百花算来,方杰还算晁勇的晚辈,说来总要方便一些。

    “南宋已灭,太子就要领兵扫灭吕师囊了。他虽然在睦州集结了三十万兵马,但也不过是螳臂当车,一定会被太子势如破竹的扫灭。吕师囊杀害姑姑,罪该万死。只是还有一些教中兄弟不明真相,所以我和石宝哥哥想去告诉他们真相,让他们不要自蹈死地。”

    晁勇点头道:“好,那你们小心行事。他们可以做我大梁的官兵也可以做我大梁的百姓,但是今后禁止传播摩尼教,违者杀无赦。”

    “是”

    两人也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得了令就告退而去。

    晁勇发现处理事情的时候,可以让他暂时忘记伤感,当即让人去请宗泽。

    宗泽来到衙门时,晁勇正在让人沏茶。

    湖州的茶很有名,茶圣陆羽就是在湖州著的《茶经》,湖州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被陆羽评为上品,成为了唐朝贡茶。

    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紫笋。因为顾渚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因为发芽、制作到进贡时间都很紧,所以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到了宋朝,气温比唐朝略低了几度,顾渚紫笋的发芽也推迟,第一批茶就很难赶上清明祭祀了。所以宋朝的贡茶成了更南边的建安茶。

    赵子偁建伪宋后,建州被吕师囊占据,伪宋的贡茶又成了顾渚紫笋茶。

    可见这天下贡茶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皇帝也要因天时地利委曲求全。

    伪宋建立时间不长,但是童贯在皇宫伺候几十年,倒是把皇宫中的很多章程都像模像样的建立起来了,不是方腊、田虎等草头天子可比的。即使大梁夺取了东京,但因为晁盖姓子粗豪,大梁的礼仪制度也比不得伪宋繁缛。

    茶用的是顾渚紫笋,但是手段却还是建安茶斗茶的法子。

    建安斗茶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最早只是茶农们斗茶,等到建安茶成为贡茶,斗茶也就从建安乡下传到了京师,受到达官贵人、文人搔客追捧,继而风靡全国。

    赵佶更是喜欢斗茶之艺,撰《大观茶论》二十篇,兴致来了,就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

    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禅林茶宴最有名的则是径山寺茶宴。径山寺位于天目山余脉径山,建于唐代,到了宋朝就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佛理,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

    晁勇对僧人没什么好感,但是给他表演茶艺的就是一个光头和尚。

    赵子偁和童贯决定归降后,就挖空心思的讨好晁勇,衣食住行都是精心安排,为太子烹茶的人都是专程从杭州径山寺请来的僧人。

    径山寺住持大惠禅师听得是为大梁太子烹茶,也就不顾身份,亲自跑来烹茶了。

    他们虽然是出家人,但是却永远无法真正出家。不但要渡己,还要渡人,似乎和传销发展出下线才能赚到钱有异曲同工之妙,渡的人多了,寺庙的香火也就多了,不过佛家渡人传说还可以立地成佛。

    赵佶尊崇道教,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立道学,修《道史》,置道阶26级、道官26等,颁发《御注道德经》,诏太学置道教各经博士,在各地修建神宵万寿宫,每处拨土地上千顷。

    这些年,仗着赵佶撑腰,道教把佛教压的喘不过气来,很多寺庙都破败,寺中的和尚不是还俗就是改作道士。反正拜佛求道给的香油钱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佛祖还是道祖都没法力带走那些香油钱,最后便宜的都是他们。既然道教香火旺,他们改信道家也无妨。

    到了宣和元年,赵佶直接下令天下和尚改作道士,蓄发顶观,寺庙直接改为道观,信奉道教,铜佛都要送到官府。更是让佛教大受打击,径山寺虽然是江南禅林之冠,但也不能例外。

    住持无畏维琳禅师接到县衙传来的公文,不愿改信道教,但是又不敢公然违抗皇帝圣旨,否则皇帝要砍头的时候,佛祖也保佑不了他。传说给佛祖护法的都是什么天龙八部,但却是斗不过真龙天子。佛祖似乎也不敢施法力直接渡化真龙天子,只能在佛界看着他的信徒掉脑袋?ahref="nnlnt"target="_bnk">nnlnt赡苷馐嵌孕磐降目佳椋趺匆驳冒耸荒寻桑还话愫蜕忻挥兴镂蚩栈しǎ坏断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