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四 那些高中的老师们(2/2)
了当,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老姜是二中老人了。老姜的女儿当时还在上小学,现在应该是一个大姑娘了,如果非要祝福老姜的话,就是祝福姜女千万不要随爸爸长,否则就惨了。老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素质这个一次,他的素质就是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上语文课的时侯随地吐痰,一口浓痰砸到了地面上,溅起的灰尘在斜射进教室的那柱阳光里灰雾濛濛。他尤其和科班出身同样牛气哄哄的政治老师不对付,这就是后来当马小池和政治老于发生冲突的时侯,老姜暗中支持马小池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小池的高考在1994年的那个流火的七月扑面而来。他闻到了高考的血腥。他的家乡,所有的年轻人要想跳龙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高考,通过高考走出去,走向另外一个地方。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无法理解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了。高考,让每一个夏日变得狰狞,晚霞和血色涂抹在每一个匆匆奔走在求学路上的一个个略显单薄的身体上。所以,马小池没有任何选择。为了这个夏日,他奋斗了十多年。以至于今天的他在给周围的年轻人讲述高考的时侯给出了十个字的概括:“刻骨铭心而又温情脉脉。”

    马小池把自己的学习安排的有条不紊。晚自习时间的80%用来做数学题,他知道文科生得数学者得天下,剩下的20%看英语;下午放学之后和晚自习中间这个阶段用来复习政治、历史、地理;晚自习之后的到凌晨一点左右再次巩固白天所有学习和复习的科目;早晨5点钟之后开始重新复习头一天下午复习的政治、历史和地理。马小池年轻的身体的极度透支来博取那张弥足珍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回想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就熬过来了,而且得到了美丽的回报。成为全班70人当中的6个重点线的学生之一(当时的重点线就是本科线,也就是剩下的就是大专和落榜)。

    当二中传达室的那位大妈把录取通知书递给马小池的时侯,一脸羡慕无遮无挡:“我的乖,还是北京的大学。”

    北京,一个遥远的北中国城市,一个只在马小池的文字阅读中出现过的字眼。马小池在以后的岁月里就要在这里继续学习和生活着,马小池将凭借手里的那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叩开了这个城市厚重的大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只是一个崭新的充满诱惑的开始。马小池想起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尝试”。

    马小池从来不缺乏尝试的勇气,只是缺乏机会,而今天机会在自己一年的努力后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

    马小池把录取通知书高高地举起来,火红的封面让马小池的眼睛有了一种被灼痛的感觉,一丝酸涩让马小池觉得有什么东西从眼里流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