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处长的非常婚姻:绝色官途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37 蠢蠢欲动
    237 蠢蠢欲动

    237蠢蠢欲动

    其实,专家并不想看到挂满墙上的荣誉,他们想看到的,是被粉饰在墙后面的那些黑洞。

    既然在江河高中看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杜子凌和老专家们在来的路上,早就通了气,明天立即转到江河市的其他几所高中去。

    相信,那里才有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这次调研,来的几个专家都对江河高中的发展状况颇为担忧,认为江河高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典型,超级中学的兴起是政绩和利益的共同驱动,对整个江南省的教育发展非常不利。

    江河高中的“掐尖教育”,使得大部分江河市大部分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可以称得上“站起一个,倒下一片”。

    “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政府不管吗?”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杜子凌想起这么一句话,不由得摇了摇头。他们显然不知道,这个教育工程正是人为扶持造成的现象。

    专家们认为:将来的教育应该朝着“就近、分散、小型”的方向发展,不同风格学校的存在,对教育肯定有好处,优质资源集中并不是政府的荣耀,“政府应该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江河的现象就是整个中国教育的现状,从幼儿园开始,生源就开始向传统名校集中,到小学、初中,高中,至到大学,一类大学不断的扩招,各地开分校。导致二类以下的大学生源枯竭,看似表面繁荣的教育经济,已走到了一种危险的境地。

    省厅接到过举报和投诉后,对江河高中违规招收异地学生的情况,杜子凌曾到江河检查过,当时,黄晓楠还是教育局局长。

    这一年,江河高中为了保持住高考成绩,派出人手在全市挖各个高中前一百名的学生,导致江河的其他高中难以招生。

    杜子凌和黄晓楠有过一次真正的碰撞,那次的交谈两个人是不欢而散。

    说心里话,黄晓楠很不希望杜子凌带***的专家组到江河市调研,今年,她还要竞争市长。如果杜子凌这次调研挑起事端,势必会影响到她的前途。

    对于杜子凌的背景他很清楚,这个一号首长的女婿她惹不起。杜子凌很不赞成把全市所有的尖子生集中到一所学校里,搞教育突击队。本来就在家门口能上学,现在,反而都要到外地住校,看似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其实,看不到背后的资源浪费。

    虽然黄晓楠不希望他来调研,但她的内心里却极其盼望能见到他。内心的极度矛盾,让她在挑选秘书的时候,碰到了那个长相气质颇有杜子凌之风的高文江,她立即把他收到了门下。负责她的所有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个高文江倒也是玲珑透顶,服务极其到位,在他的身上,她得到了很大的弥补和满足。

    杜子凌知道,在江河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江河高中是当地学生家长的希望所在,高考是底层人改变命运的战场。成功就得努力,底层的成功尤其需要更大的、甚至更疯狂残酷的努力。

    只要高考不改,这个模式就会存在。在目前的考试模式下,“谁不学江河高中,谁就将被淘汰”。

    当然,出身寒门的杜子凌知道想改变人生唯有高考这条路,之所以出现江河高中这种现象,不是江河高中的原因,这是体制下逼上的梁山,不能说是谁的错。现在这个问题,不只江南省存在,全国各地都有。

    如同之前的举报投诉,还有一些人大代表都曾对此提出过异议,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根本无法改变这种教育方式。

    江河市现在完全将江河高中的发展纳入了市政府的工作大盘子,为江河高中开道助威。

    当然,那些举报在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省厅对在政府部门关护之下的江河高中,无可奈何,只好任其滋长。

    杜子凌跟黄晓楠以前曾就这事探讨过:他认为,只要是尖子生,在哪个学校,都有机会考上好的大学,而不是非要全部集中的江河高中来。

    而黄晓楠根本不这么认为,她说:“现在不能怪江河高中发展的太好,为什么不怪那些发展的差的学校,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跟江河高中没有关系?”她来自江河高中,她的这个教育局长只要抓好江河高中这张名片就可以名动全国了,至于其他的那些学校,对她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那次两人发生争执时,黄晓楠还是教育局局长。两个人那次吃饭都喝了不少酒,喝得有点多,杜子凌心里不痛快,他是来解决举报的事,面对着举报,却无法下手,他的心里是极度的郁闷的,压不住心里的话,多说了两话。

    他知道,这是黄晓楠的私心作怪,如果不是她有私心,就不会把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到江河高中来。江河高中是站在了全国的面前,但江河市其他的高中全都倒下了。说到底,她不是江河市的教育局长,她只是江河高中的教育局长。

    那次谈话,让黄晓楠黑着脸离开。

    这次再来江河市,黄晓楠已成了副市长,江河高中的副市长。如不是他的特殊身份,她都不会朝面见他一面。

    中午,专家们就在学生食堂跟学生们一起,品尝了学生的自助餐。

    学生的食堂全部建在教学楼的地下两层,冬暖夏凉,学生餐吃的还不错。当然,这顿饭是在黄晓楠替前打了招呼的情况下,专家们吃到的学生餐。

    专家们吃饭的时候,听到了学生和职工们私下里的议论,有上级领导检查,今天伙食改善。

    严格意义上说,江河高中的建设和管理确实很规范,很严格。这里就像是一个教育的大作坊,老师们把那些知识像电子元件一样流水线一般装进学生的大脑里。

    专家们走完了在江河高中的全部流程,已是下午四点半了。黄晓楠老早就告诉杜子凌,按照计划,晚上得赶回市内吃饭,钟书记要亲自宴请他们。

    回市里的路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立即往市里赶。

    杜子凌一点也不意外,他每次来,钟国华都搞得极其隆重。

    虽然他从来没有跟一号大人捎过话吹过什么耳旁风,但钟国华却仍然高高的捧着他。

    其实,他很清楚,钟国华只是利用他造势,告诉所有的人,他钟国华跟省里的一号首长关系很近,他的女婿跟他关系很铁,他是一号首长的人。

    这就是钟国华为官的老道之处,其实,这只是一顿普通的饭,但他却把这看似普通的一顿饭吃出名堂来。所以说,请杜子凌吃饭对钟国华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无论多么重要的事,他都要按排出专门的时间来。

    杜子凌不得不陪着好好的演这场戏,他知道,人家看的面子是他身后的那个人,好像,请的根本不是他,而是后面的人。只要一天他不对外公开离婚的事情,他的这张面具就要戴下去。

    这就是官场,钟国华今年一直在活动到省里去,他在江河呆了有些年了,他活动的这么厉害,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他可能就会在省政府院里见到他的影子。

    杜子凌上了车,闭目养神,今天晚上的饭,又不会轻松了,他只能装下去,终有一天,他不用装的时候,他们这些人还会这样把他供着吗?当然不会了,这还用说吗?他抽了抽嘴角,暗自冷笑了笑。那个时候,他就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了。

    正打着盹,他的手机响了。

    杜子凌从口袋里掏出电话:“喂,若兰,有事吗?”

    竟然是林若兰打来的,这个人怎么会想起给他打电话来了。

    “子凌,听说你在江河市出差?”林若兰很少过问他工作的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杜子凌压低了声音:“是,怎么了?”

    “我也在江河啊,我现在正好在钟书记办公室,那这样我晚上就不走了,咱们一起吃饭吧。”林若兰在江河新开了一个高档楼盘,拿地的时候,得到了钟国华的大力支持,她今天过来到钟国华办公室,没想到,杜子凌也来了。

    “噢,那个,你在江河啊,好。”杜子凌还能说什么,这对他来说,只有听的份,哪有他不同意的机会。他就是他林家的附属品,他林家大小姐的奴隶。

    “好,那,一会儿见。”林若兰云淡风轻的扣了电话。

    一旁的黄晓楠听到杜子凌接的电话,她没听出电话里的女人是谁,但听杜子凌叫若兰,她立即猜到了,是林家大小姐来了。林若兰,那个在江河出名的地产商人,到了江河,她看中了哪块地,伸出手指头指一指,打个电话,钟国华亲自出面为她开路,一路绿灯。

    黄晓楠心里一酸,听两人的电话,感情真不是一般的好,杜子凌前脚才到江河,林若兰后脚就跟来了。才几天不见,就这么想他吗?

    怪不得杜子凌对投怀送抱的自己无动于衷,并不感冒,有那么显赫世家的老婆,感情还那么好,他当然很满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