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2/2)
有六七万人是七汗国的步骑军队!

    和硕特汗国是以清海和凉州北部的蒙古部族为主体的一个汗国,人口比土尔扈特还要少,因为清海蒙古在罗卜藏丹津之乱中被满清杀得元气大伤,战后只剩下了两万来人。等到陈汉崛起的时候,清海又经战乱,等到和硕特汗国建立时候清海蒙古的人口还不足五万。

    所以别看和硕特汗国是清海和凉州北部蒙古的结合体,人口数量却还要落后于土尔扈特人。

    整个和硕特汗国就没有常备的师旅级军事单位,一个禁卫军囊括了一切,其中千人规模的禁卫步兵团总共才三个,他们的主力是骑兵。

    俄军的攻势很猛,巴格拉季昂虽然没再次领兵,可是俄军的进攻部队斗志昂扬,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一些猎兵、步兵、甚至是轻伤员也群情。

    两军的形式比起图林斯克之战时,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了。

    阿斯特拉罕战场上因为潘昶的反击而拉开了一场白日大战。

    时近晌午,远远望去,战场上烟尘蔽日。大批的士兵在战场上蠕动,时而能看到细线一般的纵队,不久又变成满天星一样的散兵;然后,阵脚变得大乱,人们一窝蜂似地往回逃窜,死伤者一个个扑倒在地上,失去主人的战马在狂奔;再过一会儿,又有新的纵队、方阵向前移动,人流如潮,一涨一落,往复不已。被击溃的团队在向后退却,新的团队又补充上来,投入白刃战,然后又被击溃,接着又是一场况,他的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这是怎么了。

    在指挥所的东方,巴格拉季昂这个时候也坐在自己的指挥所里,如果不是他在抖着手里的马鞭,如果不是他不时地用马鞭在地图上比画着什么,他周围的人还以为他睡着了。

    巴格拉季昂身体很消瘦,跟肥胖的库图佐夫完全是两个极端。后者的衣服估计能装得下两个巴格拉季昂。

    以俄军少壮派代表而名扬欧洲的巴格拉季昂实际上已经不再年轻了,他已经四十八岁了。巴格拉季昂唯一还如年轻人一样‘年轻’的就是他的斗志。

    所以他的两鬓已经生出了斑斑白发,戴着一顶扁平的军帽。他沉稳地坐在大方凳上,镇定自若,默默无言,但仍显得很有气势。

    此时此刻正两军的统帅之间的较量,一场形,再想想这场交战的意义和整个战争的历史,就会明白,陈威和巴格拉季昂表面上的冷漠正是为了掩饰着他们内心的紧张。

    战场上的两支军队势均力敌,彼此的指挥官也谈不上什么天才的指挥,英明的决断,他们唯一要的是保证自己范下最少的错误。

    谁犯的错误最少,谁就能赢得先机。抓住对方的错误,给对方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谁的力量就会显得大一些,就更有可能夺取胜利。

    他们都知道,即使在015阵地上投入再多的兵力,自己也不会立刻得到胜利。

    而一旦在某些要害地方多抽动了一点兵力实施机动,那就有可能会使自己受到削弱,其结果不是在机动成功之前就被击败,就是由于机动失败招致无可挽回的灾难。

    所以这场战斗,很关键很关键。这就仿佛是一个节点,谁赢得了胜利,谁就掌握了节点;谁掌握住了战争的节点,谁就有更大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 3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