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吴国大长公主因病情加重、急怒攻心而呕血的消息传遍后宫。还没等到御医赶到,她便在无休无止、含糊不清的咒骂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延和五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也在同一个夜晚纷纷扬扬地落下,迷乱所有人的眼睛。
卷四·此情如何寄
☆、97颐妃
垂下的明黄纱帐上是纠缠不清的折枝莲,屋子里炭火烧得很旺,暖意融融如同春日。苦涩的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即便是整夜没睡的人闻到这气息都会清醒许多,叶薇长长舒口气,感慨自己能保持清醒还得多亏了这药味。
这里是紫微殿的东殿外,三重纱帘垂下,她立在外面,身边是沈蕴初和沁婕妤,对面则站着睦妃和璟昭媛等人。大家都是眉头深锁,在帘幕掀起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抬眼,却见皇帝和贤妃先后从里面出来。
“陛下,太上怎么样了?龙体可安好?”睦妃轻声问道,神情关切。
贤妃微笑,“太上洪福齐天,自然不会有事。只是这回的风寒有些棘手,恐怕得再将养些日子。”
这便是病得很严重了。大家彼此对视,都没有讲话。
此时距离吴国大长公主病逝已过了大半个月,太上皇在听到消息当晚便大受刺颇为悲痛,几度说不下去。
到底是他宠了这么多年的亲妹妹,虽然活着的时候犯了大错,可如今人都不在了,再计较那些也没有意义。他不再怪她,风风光光送她入土,就当是尽到身为兄长的最后一份责任。
事情传达下去之后,他也疲惫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本就不好的身体越发虚弱,终于再次一病不起。宫中立刻人仰马翻,有点身份的宫嫔又被召到紫微殿侍疾,连皇帝本人也守候在侧,生动地给大家展示了番什么叫孝子楷模。
又说了几句,皇帝提步朝正殿走去,诸位妃嫔紧跟着他,以免谈话的声音吵到太上。待到了正殿后各自落座,贤妃坐到了皇帝左侧,道:“陛下,臣妾有事禀报。”
“什么?”
“是关于大长公主的丧事。太上虽交代了要风光大葬,可如今已是十一月中旬,再拖下去就要到十二月了。年关将至,如何能行丧葬入土之事?所以臣妾以为,必须在这个月将太主的遗体出殡。只是如此一来,便没办法停够七七十四九天的灵了……”
皇帝想了想,“停不够就停不够吧。你说得对,不能在过年时办丧事,没的招来晦气。父皇那边朕会去讲,该怎么办你盯着点。”
“诺。”
皇帝打量她神情,又道:“还有什么事?”
贤妃犹豫片刻,道:“姚都尉远在靳阳,不一定能赶回来。大长公主膝下唯有一女,出殡那日,是否准姚昭容以孝女的身份扶灵相送?”
早在秦御医招供的当天,姚嘉若就被打入永巷待罪,原本事情很快就能解决,谁知两日后大长公主暴毙,对她的处置便拖了下来。
皇帝沉吟片刻,“此事还得看父皇的意思。姑母的丧仪他最上心,他若执意不肯让姚氏露面,朕也不能勉强。待回头问清楚了再说吧。”
“臣妾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