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香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分卷阅读53(2/2)
否则的话,我就把你先夫那黑透了的骨头磨成粉,一口口喂给你吃。”边说,他边跟着何妈,一手拇指与食指相并,轻轻儿的磨着。

    果真,颇像是在磨骨粉一样。

    何妈连连儿的哎哟着,几乎是扶着墙的,进厨房去了。

    陈淮安于是转身,进了书房。

    这书房里共有两张书桌,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窄窄的床,然后便是顶天而立的籍摆插的满满当当。

    他进去的时候,陈杭似乎正准备往外走,因见到儿子进来,转而又走到了案后。

    俩父子原本都该在县衙吃酒的,这居然在家里撞上了。

    陈淮安还好,陈杭就像撞见鬼了一样,。

    没话找话,陈杭指着桌上的宣纸道:“淮安瞧着这判词写的如何?”

    陈淮安当年初到京城,还未进内阁时,曾在顺天府当过差,做府尹。

    当时,他接到一桩案子。

    是一个小尼姑爱上了一个俗家男子,便欲要还俗,嫁予那位男子为妻。只是怎奈从小养到大的师父不肯,执意要她青灯古佛,侍奉佛菩萨。

    小尼姑也是大胆,当时便一纸状书呈到顺天府,要官府为自己作主,还俗嫁人。

    当时的陈淮安正值春风得意,于公案上大手一挥,便书了一封判词:准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心,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僧敲月下门。

    判完之后,回到自个儿的小家里,献宝似的跟锦棠绘声绘色学了一遍,锦棠也叫这思凡的小尼姑逗笑,也是觉得陈淮安这官儿做的好,以为他从此走入正道了,于整日的愁云阴霾之间,她便叫他多逗的笑了一笑。

    想到这里,陈淮安一笑,道:“父亲判词书的极好,秦州城难有您这手好字。”

    陈杭仰面望着比自己高许多的儿子,忽而摸了摸兜儿,掏了一只银袋子来丢给陈淮安:“不比嘉利和嘉雨两个要受十年寒窗之苦,有爹为官一日,你就可以做个富贵闲人,逍遥一日,这点银子也是初初上任,县衙里几位主簿们孝敬的,拿了吃酒去。”

    陈淮安接了过来,于手心掂了掂,一角角的碎银子,至少七八两,正好,这些银子可以拿还葛大顺,葛青章这个月的束侑就有了。

    他抱拳道:“多谢爹。”

    陈杭为了能得到渭河县的县令一职,跑尽了所有的门路,最后,以二儿媳妇罗锦棠为交换条件,才从秦州府,主簿孙福宁这儿弄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知县一职。

    所以,他之所以心神不宁,不吃酒早早儿的回家来,也是怕锦棠和孙福宁的事要出意外,所以在此等消息。

    结果锦棠叫陈淮安抱回来了,哪孙福宁了,会不会是行事不成,叫自己这拳头生猛的儿子给放翻了?

    偏这事儿它就如同偷来的锣儿,是个敲不得的。

    陈杭于是小心翼翼的,在试探,看竹山寺究竟发生了什么:“锦棠不是去竹山寺上香的,怎的回来了?”

    陈淮安咧唇一笑,道:“她不小心掉到了竹山寺的放生池里,我嫌寺里的屋子太冷,于是把她带了回来。”

    这么说,锦棠当没见过孙福宁。

    自己这便宜儿子也不知道他为了求官,把锦棠卖给了孙福宁的事。

    陈杭这样想着,长出了口气,下意识道:“哪就好,哪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