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坐在空荡荡的角落里,正在翻着本子书。
“嘉雨怎么样了?”陈淮安冲了进来,径直就问葛青章。
他最疼爱的三弟,小嘉雨不幸也染上了瘟疫,此时还在高热昏迷之中,陈淮安自己烧的唇皮焦青,走路都颠三倒四的,三更半夜赶回来,还得来照看嘉雨。
葛青章自来注重清洁,见陈淮安这就要往里冲,连忙道:“先把药吃了再进去,否则
你们俩交叉感染,他死,你也好不了。“
陈淮安一口灌了药汤,这才冲到后院。
如今这种时疫,最主要的是混身肢节作痛,发高热,人渐渐糊涂,昏言澹语,持续高热褪不下来,就会于梦中死去。
陈嘉雨已经连着烧了将近七八天了。
这时候他已经唤不醒了,混身烫的就跟焦炭似的,嘴唇干裂,面色蜡黄,牙关紧咬水都喂不进去。
陈淮安掰碎了天宫牛黄丸,掰开这孩子的牙关,缓缓儿的拿水顺了下去,这才拿着药方出门,请来如今正定都司的官员们,叫他们连夜配药,制丸,并分发给染了瘟疫的灾民们。
上辈子这个时候,流民们已经四处起义,战火纷飞了。
陈淮安身在大理寺,简直要急白了头,四处灭火救灾,而林钦能够将兵权总揽,一大部分的基础,就是从这一回叛乱而累筑起来的。
他这辈子别的没干,光抢林钦的先机,就不知道抢了有多少。
天宫牛黄丸果真有效,嘉雨服过之后,到次日一早,烧就褪了。
只是这孩子似乎被烧傻了,目光呆滞,便醒来之后,也虚弱的几乎坐不起来。
陈淮安将他扶了起来,哄着就要给嘉雨喂粥吃。
他一个大男人,搧着炉子熬了两个时辰,也知道嘉雨七八日滴米未进,此时肠胃极弱,只能给他喝点儿清汤,米是不能下肚的。
嘉雨不肯喝粥,没力气推碗,只是拒不肯张嘴。
陈淮安于是劝道:“嘉雨,如今你可是翰林院最年青的庶吉士,皇上都说了,此番回去,往后你就在御前行走,他要亲点你做六科给事中,快好好儿喝了汤,把身子养起来,好不好?”
嘉雨瘦脱了相,脸只有巴掌大,唯独两只小鹿似的眸子格外的大,嗫嚅了半天的唇,道:“回家。”
陈淮安以为他是想要回渭河县,柔声道:“待我和你嫂子作主替你娶了亲,等到明年春节,咱们风风光光,一家人一起回乡,此时回去真不是时候,快吃吧。”
嘉雨再摇头:“木塔巷……”
淮安这才算明白,出来半年多,他是想回京城了。
他们出京眼看整半年,确实,陈淮安也想回家,回到木塔巷,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生活。
尤其想念锦棠,每每夏来,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总踢被子,他不在,她定然贪凉,也不知吃了多少冰凉的东西入胃中。
而黄爱莲才是最诡异的。
她那个遗腹子,陈淮安掐指算的话,恰好能对得上上辈子她生陈濯缨的时间。
那么,她生的孩子还在人世吗,是谁的,会不会是陈濯缨?
徜若那样的话,陈濯缨压根就不是他的孩子。
陈淮安恨不能立刻回京城,弄明白这一切,但显然,天灾,瘟疫,这些事情更重要。
抱着瘦成一把骨头的嘉雨,脑海中一团迷雾,陈淮安依旧柔声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