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朋友的弟弟托熟人关系,花了八万大洋到某知名国企工作,然后便借住我家等待消息,后来事成,弟弟请介绍人吃饭。弟弟应聘的单位我看过,平心而论,是家不入流的公司,说白了就是国企下属的三四级机构,所以我心底对这名的介绍人是心存疑虑的。
我们在同和的一家小饭馆吃饭的,介绍人一进来,就满脸微笑,我想这不是林叔吗?他那酷似村上春树的长相,实在叫人印象深刻,但我没有叫出来。林叔没有认出我,只当我是弟弟的亲戚,和我亲切握手,然后递过一张名片。
名片上写着某某大学招生办,某某是一所野鸡大学。
弟弟没注意我的神情,和我介绍这是林老,在某大学当教授,还说林老以前在北京外交部干过。
“教授?”我拉长声音,林叔忙纠正弟弟,“不要道听途说,我就一负责招生的。”然后正色与我解释,他以前是在老家教英语,后来考上公务员去了外交部,但总归思乡情切,现在工作也挺好,有很多时间陪伴家人。接着林叔还秀了下英语自我介绍。
“哦。”我不想说什么,弟弟对林叔显然毕恭毕敬,一直给他端茶倒水,吃完这顿饭,我到家立刻打电话给父亲,让他问下勇叔,那个林叔打真去过外交部?我无法将他那口蹩脚广东腔英语,与外交部联系到一起。
勇叔很快回了信“什么外交部,他十几年前冒充外交部被人打!现在乡里都不敢回!”我说了弟弟的事情,家里人都劝我不要拆穿林叔。
“他钱也交了,现在想拿回难度也大,就让他好好工作。”我想也只能如此,至于林叔的女儿,他在吃饭时倒是吹嘘了一下。
“我女儿现在在广外读博呢。”
我想起那女孩说起父亲是英语教师时的自豪的笑容,也不知今天的她,还会自豪吗?倒是林叔没有变化,二十多年来,他靠着吹嘘,从一个乡间小番石榴变成都市大番石榴,但不管在哪,这种水果都注定贵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