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了。
第三道炒芥蓝,20大洋,必定是用来自潮汕地区的芥蓝,不过老而无味,我终于是忍不住批评了,老板听闻马上和我谈论今年潮汕地区的天气收成,曰芥蓝不好,无力回天,然而当时他自己也在吃芥蓝,我窥见他自己盘中的,尽是去除老枝的芥兰苗,而我们则是随缘一炒,不去老枝!结束是一碗薄壳米炒饭,30大洋,所谓薄壳就是海瓜子,潮州人常与金不换共炒,肉虽小,但极鲜,薄壳米则是海瓜子去壳加盐制成的下饭小菜,大体较咸,店家只是象征性放些薄壳米炒之,炒饭颗粒分明但油也极多,在今天这个人人吃得起肉的年代是有些腻了,如果想体验一把重返改革初期炒饭的感觉,倒是可以试试。最后结账,老板先是说130,后改口140,没多想便结账了,回头方发现多算了10元,想起席间老板是看得出我们不愉快的,北方男子也曾说能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品位的人,而且很多人来一次便不会再来,因为嫌贵......所以是无意算错,还是分手费或智商税,就说不清了,但是此餐不美味之处,并非在于食物,食物尚能入口,但我们未曾感觉到被作为客人对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