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我倒可以借给他一些。”汪克凡突然提出一个慷慨的建议,让许秉中又惊又喜。
“当真?能借多少张?”
古代的复合弓制作工序很复杂,一张好弓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制成,崇阳县中极为缺乏弓箭,要是能从恭义营这里补充一批,正可解燃眉之急。
“二十张吧,我这里还要留一些。”
良弓难得,但更难得的是优秀的射手,需要长期刻苦的训练。对于速成型的恭义营来说,弓箭只能当做临时姓的过渡补充,并不是理想的远程武器,干脆分一些给孟宝,对水匪这一战正好用得上。
恭义营的长枪阵已经初具威力,但是缺乏兵种配合,战术过于单一,如果碰上正规军肯定会吃亏,幸好水匪们也缺乏弓箭枪炮,只凭长枪阵就足以打败他们。
“贤侄能以崇阳安危大局为重,果然胸襟坦荡,我代孟百户多谢了!”许秉中正要拱手施礼,军营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声。
锣声示警,说明有紧急事件发生,两人的脸色都是一变,一起向外走去。
随着锣声响彻崇阳县城,大街小巷都是一片惊慌失措,百姓们纷纷关门闭窗,又趴在门缝上向外紧张地张望,青壮土兵们茫然不知所措,像没头苍蝇般跑来跑去。
“到底怎么回事?”许秉中截住一名青壮头目质问。
“不知道啊,听说水匪杀到城外了……”那青壮头目神色慌张,楞了片刻才认出许秉中。
“荒谬!宋江的前军还在羊楼洞,城外怎么会有水匪?”许秉中怒喝道:“快约束你部下的青壮,有敢于妄言扰乱民心者,一律严惩!”
汪克凡点起一队亲兵,和许秉中急匆匆来到县衙,刚到大门外,就碰上了一脸惶恐的陆传应。
“请堂尊治罪,都怪卑职一时不察,惹出了这场麻烦……”
原来有两名水匪的探子混在百姓中,被把守城门的卫所兵抓获,送到县衙之后,陆传应不知如何处理,就派手下衙役寻找许秉中,不料衙役们以讹传讹,两名探子被传成了水匪大军,惊慌之下有人敲响了示警的铜锣,造成了城中的一场大乱。
“糊涂!”
许秉中斥责道:“既然抓到水匪的探子,当然先要审问一番,然后关进监舍就是,怎会搞出这么大的乱子!”
“是,是,卑职这就去安排……”陆传应连连点头,躬身施礼就要退下。
“等等。”
汪克凡叫住了他,又向许秉中一拱手:“学生以为,大令的处置不妥。”
“为什么?”许秉中一愣。
“这两名探子只是普通的斥候,机密的军情不会知道,审也审不出什么……”汪克凡刚说到一半,许秉中就不耐地挥挥手。
“那就直接关起来,以后再说。”
“关起来更为不妥。城中军民人心浮动,一曰锣鼓三惊,必须以非常之法警示民众,以免横生变故!”
许秉中又是一愣,迟疑了片刻才问道:“贤侄以为,该如何处置这两名水匪的探子?”
汪克凡凛然道:“以学生之见,应将这两人斩首示众!”
……
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县衙前,城中的各种谣言渐渐平息,人心重新安定下来。
没想到汪克凡如此决断刚毅,崇阳文武重新审视恭义营,对这支秀才兵有了新的观感。也有些士绅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儒家历来以仁厚为本,汪克凡如此残忍好杀,已经悖离了君子之道。
汪克凡没有理会这些非议之声,他不喜欢杀人,但必要的时候绝不会犹豫,也不想多做解释,只和恭义营官兵专心备战。
两天后的清晨,水匪的斥候出现在崇阳西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