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心里可都热乎乎的!
同时,也都在心里佩服清风道长的为人:那真是光明磊落,棱角分明的一条汉子呀!
清风道长的后背上,现在只背着一把宝剑。
杏儿哥背着背家,手持一杆枣木杖,威风凛凛地跟在师父后面。
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庄头上,大家互祝保重后,就眼看着清风道长与杏儿哥,这一老一小,就渐渐地消失在庄外的拐角处。
出了山庄以后,清风道长与杏儿哥就直向三清观方向走去。
他们没有沿着来时的原路走回去,而是离开大路,重新回到山里向三清观走去。
那是因为:一来原路是大道,是沿着山峰转圈子。
路太远不说,晴天在太阳底下走路:四下里一片白晃晃的,刺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极易得雪盲。
若是阴天在路上,赶上有大的风雪,一路无人,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直接走山里就不同了:虽说雪后山路难行,容易迷失方向,但这都是对没走过山路的人说的。
作为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人来说,对大山的脾气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时,在山里行走,不仅能够省去差不多一半的路程。
而且,若是选择正确的行走路线,不仅避风,避光,还会少受寒风与阳光的欺负。
山中还有的是温暖的山洞,又解决了住宿的问题。
就是吃饭,也可以在山洞里点着火,把饭热好了吃,再也不需咬那冻得棒硬的干粮。
一旦路遇暴风雪之类的灾害,也可以找个山洞蔽身,只要吃得干粮充足,就是住上几日也是无妨。
二来清风道长还有一个没了的心意:
自己已经有点年老了,从这次到黑魔洞盗花看来:自己的腿脚也已大不如从前了。
但是,从杏儿哥的表现看来,他已具备了掌握绝顶神功的一切条件。
全真教的剑法我已传授给他,何不趁着现在走山路,我把元海大师传授给我的梨花轻功,也一并传授给他。
这样,了却我心中的一个心愿。
传授这么高深的神功,当然,也得避人耳目。
所以,两人就只能走山间小路了。
说话间,师徒二人避开大路,来到了山间的小路上。
走着,走着,师徒二人看见:
在前方的雪中,出现了一座笔直的山峰,那山峰不算太高,但很陡峭。
从山下看,那山几乎是突兀直起,像一面高高竖起的城墙。
在上午明亮的阳光照耀下,周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这时,清风道长放慢了脚步,最后,停到了这座山的山脚下。
清风道长站稳后,指着山峰,对杏儿哥说道:
“杏儿,像这座山峰,你现在能不能一口气快速的攀到山顶?”
杏儿哥先抬头看了看这座山峰,略一沉思,面有难色的对师父说道:
“师父,要攀到山顶,我觉得我必须歇息两气才能上去。”
听到杏儿哥的回答,清风道长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他知道:他的徒儿说得是实情。
接着,他又问道:“杏儿,你想不想一气就能够攀到山顶,并且既安全,又不会太累呢?”
“师父,徒儿当然想了。
可是,我现在的功力还不行呢。”杏儿哥回答道。
“不,杏儿,你不是功力不行,而是不得法。
你现在身上表现出的那些轻功,都是你练少林功夫后,自然生发出来的,你体内的这种轻功是不好控制的。
而真正的轻功,那是专门有一套方法的。”
清风道长说道。
那杏儿哥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呀?
听到师父如此说来,他就知道:师父有可能要对自己,传授元海师爷的那套梨花轻功了。
于是,恭敬地对师父说道:“师父,你能对徒儿进行一些指点吗?”
清风道长说道:
“杏儿,说实话,我也早就想向你传授你师爷的那套梨花轻功了。
可是,师父的为难之处是:你师爷临终时,对我嘱咐:
梨花轻功,只能传授给全真教里正式的道士,不可传授给任何其他人。
而你,既没受过正式的“冠巾礼”,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