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五四章 大慈大悲 菩萨肯歪脖(2/2)
的,只要向她祈求,没有不灵验的。

    为此,这山上的香火是越来越旺盛了。”

    清风道长把故事讲完了。

    走在路上,看着身旁一直没有作声的杏儿哥,此刻,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于是,问道:“杏儿,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见师父问自己,杏儿哥整理了一下自己刚才的思绪,慢慢说道:

    “师父呀,刚才看着“歪脖老母”时,我就想到了我娘。

    她为我做出了那么多,可是,却从来也没向我提出需要什么?

    这不就像这歪脖老母吗?

    歪脖老母她,来到医巫闾山已经是有一千五百年了,每日里,只有人们不断地向她祈求什么,她都一一给人满足。

    可是,她曾向人们要过什么了吗?没有,什么也没有!

    只是在这一千五百年间,孤身一人,端坐在那千年的古洞里。

    笑看风起云涌,静观月起日落,身在一处,庇护一方,这才叫大慈大悲哪!”

    “杏儿,你想得很好!

    这为人与做神,其实,道理是相通的。

    你若不能“身在一处,庇护一方”,那,谁还给你香火?

    谁还向你祈求呢?

    倒不如砸烂你的庙宇,省得让人看着难过!

    杏儿,你要记住:将来无论你是人,还是成为神,都不要忘了:

    水能载舟,也能履舟。

    不能为民用的,只能为民所抛弃!”

    看到杏儿哥情有所动,清风道长因势利导地对他说道。

    一路走来,傍晌午的时候,天已放晴。

    师徒俩摘下头上戴着的斗笠,行走在散发着好闻的青草味儿的小路上,说笑中回到了三清观中。

    吃了午饭,山中的景观也看得差不多了,师徒俩决定:

    今天午后好好休息,整理一下东西,准备明天一早动身,继续向前游历。

    一宿无话。

    第二天早上,是个好天气。

    山间阳光明媚,百鸟争鸣。

    经过昨天雨水的洗涤,山上山下一碧如洗,山林中焕发出一片生机。

    一早上,清云道长找人把路上要吃的干粮给送过来了。

    师徒二人把干粮,分装在各自的背家中,用手一掂量,约莫着可吃五天左右。

    清风道长的心中,充满了对师兄的感激之情。

    又过了一会儿,清云道长领着两名道士过来了。

    知道观中事务繁忙,清风道长这师徒俩赶忙背起背家,拿着自己的宝剑与杖子,与清云道长并肩走出山门。

    互道珍重后,师徒俩就离了医巫闾山,向前面走去。

    按照清风道长的计划,从辽西走出以后,下一站他们将要到辽南去。

    那辽南也有一座高山,号称“辽南第一山”,叫做“大和尚山”,又叫做大黑山。

    至于为什么叫“大和尚山”?

    这里也有一个典故呢:

    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座山还没有现在这样高。

    因为当时,山中有一雄一雌两只挺凶的老虎,时常下山伤人。

    所以,那时人们都管它叫老虎山。

    山上的黑松林里原有座古庙,因为恶虎为害,僧道早已四散出走,从此断了香火。

    有一年,远方来了个云游和尚,能降龙伏虎。

    他来到老虎山,赶走了恶虎,在古庙里定居下来。

    山下的人们都很尊敬他,称他为大和尚。

    经常到山上看望他,求他看病,他常常有求必应,手到病除。

    从此,这座古庙的香火又旺盛起来。

    当时,山下有个姓王的财主,因为他对自己家的佃农刻薄计较,人们都管他叫蝎子王。

    大和尚听说蝎子王人品很差,开始没怎么往心里去,听的次数多了,由漠不关心变成了非常气愤。

    就想找个空儿调理调理他,为受苦人出出气。

    这一年的秋天,老和尚走出古庙,来到山下,行医治病。

    他走到山根南面的一块豆地旁,看见一伙长工正在割豆子。

    这时,太阳当头,天气炎热难当。

    一个穿戴阔气的家伙,坐在地头树荫下的一把太师椅上,一边品着香茶,一边吹胡子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