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了玄灵的话后,师徒二人跟在他的身后,回身便走。
走了没有几步的路程,顺一个山门进去,在里面北方的峭壁下。
有一个人得蹲下身来才能钻进去的岩洞,里面传出“叮咚,叮咚”的滴水声。
原来,这瑶琴洞,就在师徒俩昨晚睡觉寝房的背后。
在洞口的旁边,放着一盏油灯,玄灵道兄拿过油灯,用火镰打着,端着油灯就先把身一弓,灵敏地钻进洞里。
杏儿哥先扶着师父进去,然后,自己一猫腰也钻了进去。
进到洞里,一阵凉意,向众人头上罩了下来。
玄灵拿灯照着,师徒俩转头一看,洞里面还挺宽敞的,少说也能装得下四、五十人。
里面也很高,人站在里面,完全可以把腰伸直了。
在靠北面的石壁下,有一股清泉水,从洞的深处,顺着石壁下方潺潺而来。
那“叮咚,叮咚”的滴水声,原是从洞顶落到溪里的泉水声
更合着这潺潺的流水声,再加上水在山洞里面流淌的回声,共同和弦而成。
玄灵指着这里,说道:
“道长,道兄,这里就叫做瑶琴洞,你们听这泉水的响声,像不像有人弹拨瑶琴的声音呀?”
众人屏住呼吸,专注倾听。
过了一会儿,那杏儿哥说道:
“有些像,真的有些像,但不知是谁在弹琴呀?”
洞里太凉,三个人只呆了一会儿,就从洞里钻了出来。
大口地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接过杏儿哥在洞里说的话把儿,玄灵说道:
“道兄,这瑶琴洞里还真有人在弹琴,她就是瑶琴姑娘。”
“瑶琴姑娘?”杏儿哥奇怪的问道。
“是的,是瑶琴姑娘。
说很早很早以前,还没建响水观的时候,就有瑶琴洞了,只不过这洞,那时还没名。
那么,这洞是怎么来的呢?那得从头说起。
上古时候,在大和尚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有一条全身碧绿的龙。
已经修行了好几千年,道行很深,连四海龙王都得让他几分。
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条绿色的龙,跟其它的龙不一样,它原来是一块巨大的翡翠。
由于接受日月精华,日久成精变化成龙的。
它虽然是条龙,但却不服从龙的管,常常弄得四海龙王坐立不安。
这条龙,有了道行以后,日久天长,便开始不务正业了。
每天东扎一头、西窜一头,所到之处,惹是生非。
老百姓叫苦连天,就烧香磕头向苍天告状。
于是,玉皇大帝派了六六三十六个天兵天将,下来收服它,可也没能制服得了。
从此,它更加目中无人,横行霸道,作恶多端。
今儿个呼风唤雨,明儿个飞沙走石,今天涝、明天旱,弄的当地庄稼颗粒不收。
老百姓被搅得不得安生,不少人拖儿带女,背井离乡,这里人烟越来越少了。
在北边金州城里,有一大户人家,家里金银满仓,骡马成群。
深闺中有一个千斤小姐,叫王瑶琴,年方一十六岁,长得十分俊俏可人。
而且抚得一手好琴,论才、论貌、论品行、论心眼,方圆百里远近闻名。
瑶琴虽生在富贵人家,却没有许多的娇气。
当她看到周围百姓遭殃,心里火烧火燎的,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自从绿龙兴妖作怪以来,她再也没有心思抚琴了,整天愁眉紧蹙,不苟言笑的。
这天晚上,瑶琴姑娘正在灯下看书,看到半夜,心情不畅。
也没有记住几个字,就迷迷糊糊的趴在桌上睡着了。
睡梦中,有一个人向她慢慢地走来,问她:
“你是瑶琴姑娘吧?”
瑶琴见是一个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婆婆在问她,忙答道:
“是的,老婆婆,我是王瑶琴。你老人家有什么事吗?”
老婆婆说:
“是的,我知道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也是有心要救苦救难的,但不知你有决心没有?”
瑶琴问道:
“老婆婆,只要能使百姓们不遭罪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