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六〇章 观罢二穴 登上点将台(2/2)
是大和尚山独有的习俗。……

    快到中午了,初夏的太阳照到人们的身上,热烘烘的,何况在这山窝窝中的寺庙里?

    三个人的头上都布满了汗。

    玄灵提议:三人一起上山,山顶上风凉,到那里的卑沙城里去用午饭。

    于是,三人一起努力,向山顶爬去。

    上山的路比较陡峭,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三个人才都爬上了大和尚山的山顶。

    山顶果然风凉,那清爽的山风,带着满山的野花与青草的清香,扑面而来。

    尤其是那刚刚盛开的、满树如雪般洁白的槐花,那香甜的花味真的使人陶醉。

    放眼四下里,周围的风景尽收眼底:

    大海:蔚蓝一片、远帆点点;

    山峰:层层叠叠、翠绿片片。

    近处山谷里的景色,也尽展面前:

    山间峡谷里,翠峰叠嶂,险峰迭起;

    山坡上,成片的映山红,像在向人炫耀着什么?

    在还没长满绿叶的枝头上,已经怒放出满枝鲜红的花冠,并用它的颜色染红了山岗。

    忽然,空中传来了几声布谷鸟的歌声,那“布谷,布谷”的欢叫声,仿佛又将眼前这三个人唤回到了各自的家乡。

    望着眼前的景色,清风道长仿佛又想起了什么?

    他长叹一声,说了句谁也没听懂的话:

    “唉,出家的日子太久了!”

    站在山顶,往南看去,只见一个土台子立在南边悬崖边上,土台子的北面,是一块宽阔的空地铺在山顶。

    传说那土台子,就是当年唐太宗点将的地方。

    那宽阔的空地,当然就是将士们的校场了。

    因此,这个地方名叫“点将台”。

    在点将台的对面,就是卑沙城的城门。

    三人来到点将台上,环顾悬崖之下,确实是地势险要,峻峭无比。

    只站了一小会儿,三人顿觉冷风森森,云雾缭绕。

    那“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足以看出中华皇帝当年的宏伟气派。

    可惜呀,时过境迁,岁月无情,唐皇的点将台,如今是破败得已经看不出原有模样了!

    从点将台上下来,顺着眼前的校场,三人来到了卑沙城的城门前。

    那城门早已不见了,在路的两旁,只见到两堆乱石,分别胡乱堆在那里。

    从连接这两堆乱石的城墙上,可以判断这里确实是一个城门。

    走了进去,里面也是一片破败不堪。

    唯一还能看到它的昔日辉煌的,也只有这坚持挺立的城墙了。

    清风道长知道:

    这里,是由东晋末年,在辽东兴起的高句丽族人,在大黑山修建的山城。

    石墙随山势构筑,绵延约十里,伟岸奇俊,蔚为壮观。

    城内到处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

    尽管现存的山城已部分倾颓,但是,当年壁垒森严的景象仍依稀可见。

    后来,高句丽族兵乱中华。

    从隋朝开始,皇帝就开始派兵前来剿灭。

    直至在唐贞观十九年,由唐太宗御驾亲征,才彻底灭掉了高句丽族,收复卑沙城。

    据记载:攻下卑沙城后,“俘获男女八千口”。

    可见:当时的卑沙城内,曾有过千军万马驻扎……。

    俱往矣,一千多年过去了,一切都付东流水,眼前只有青山在。

    看着清风道长站在城墙处叹气,玄灵儿招呼道:

    “道长,该吃饭了!”

    一声招呼,打断了清风道长的思绪,这才顺着玄灵儿的话音说道:

    “是啊,该吃饭了。”

    这边地上,杏儿哥与玄灵儿,已经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铺上了一块包袱,把干粮和水果摆在了上面。

    然后,玄灵儿又说道:

    “还没有水,等一下,我马上弄来。”

    说着,从他背家中拿了一个瓦罐,转身就朝那边的山下跑去。

    时候不大,他提着一罐水又从那边跑了回来。

    “玄灵道兄,那边好像有山泉?”

    杏儿哥问道。

    “是的,就在那边唐王殿的墙外。”

    玄灵儿有点气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