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加了皇封的,你看它们的刺儿是不是弯的。”
听到这里,那杏儿哥早已跑了过去,不仅看了,他还伸手掰下几个枣刺,用手捧着给师父看。
嘴里说道:“师父,还真是奇怪呀。
无论在我的家里,还是在医巫闾山,我看过的酸枣刺儿,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真的是弯弯的呀!”
清风道长把枣刺接到手里,也细细的端详起来:
真的,这酸枣刺儿弯弯的,竟然是贴着枝干往上长。
自己在外这么多年,经常在山上采药,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来就没有看错过。
像这样的酸枣刺儿,自己是从没看见过的!
于是,清风道长说道:
“杏儿,这样弯着的酸枣刺儿,在别处确实没有见过。
你再好好看看,山坡这边的酸枣刺,都是这样的吗?”
从此地开始,杏儿哥就多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留心路两旁的酸枣树,看它们的刺儿是什么样的?
那唐王殿离山顶很近,大白天开着山门。
说话间,三人已经走进了山门里。
都是道观,由于玄灵儿经常来这里,除了与那里的道士非常熟悉外,好像还有某种亲密的关系。
看三人进了山门,从两边的厢房里,早跑出了两个年轻的道士。
上前拉着玄灵儿的双手,竟争先恐后地问道:
“师叔,你又领着客人上山了?”
“师叔,山下最近没有什么新鲜事吧?快给我们讲讲。”
还没等玄灵儿开口,两边屋子里又跑出了几个人,围着玄灵儿,很是热情。
那玄灵儿也是个大方豪爽的人,他把背家中剩下的黄瓜、水果等物都拿了出来,分给了大家。
趁此机会,清风道长师徒二人,也不用他带领,自己便在这殿中参观起来。
这唐王殿共分两部分:右边的大殿里:有唐王坐像,当然是专门供养唐王的。
左边大殿有三清天尊殿,还有一间是观音阁,院子里靠东面,还有一尊弥勒佛的坐像。
可以说:这唐王殿,是个佛道共存的殿堂。
师徒二人分别参拜完了各路神仙,等再走回院子里,那玄灵儿还在与道兄们交流着。
看到清风道长师徒俩已经回来了,正在夸夸其谈的玄灵儿,一下子把话打住。
用手指着清风道长与杏儿哥,向大家说到:
“我刚才说到的世外高人,能够妙手疗伤的,就是这位清风道长,与他的徒弟杏儿哥。”
说到这里,这五、六个在场的道士,一起转过身来,面对着清风道长与杏儿哥,竟一起拱手行礼。
嘴里还念叨道:“久仰,久仰!”
这师徒俩事先一点准备也没有,被眼前的这一幕给弄蒙了。
待到反应过来,慌忙给各位道士还礼,嘴里还得说道:
“叨扰各位,叨扰各位!”
看着师徒俩惶恐的样子,玄灵儿这时走了过来,对清风道长一抱拳,嘴里认真地说道:
“道长,道兄,有点儿对不起了!
这里的道兄们,历来就是这么热情,当我刚才对他们说了:
你师徒二人给我师兄疗伤的经过,他们都对你们仰慕的受不了,催着我向他们介绍你们,于是,我便介绍了。”
“小灵儿,不要紧的。
只是,出家人做了一点事情,不值得到处宣扬。
这样吧,你向我也介绍一下这里的住持,都是同道,我等以后再来时,也图个方便。”
清风道长说道。
“那没有问题,你等着。”
说完,那玄灵儿跑上台阶,来到一间道房的门前,在那门上轻轻地敲了两下,只听里面传出了一个宏亮的声音:
“谁呀,请你进来!”玄灵儿应声而进。
只过了不一会儿,那间屋子的房门一响,出来一个健壮的道士。
只见他也就五十多岁,满头黑发,没留胡须。
浓眉大眼,脸上挂着笑意,显得很年轻和有精神。
大步走到清风道长的面前,双拳一抱,躬身行礼,嘴里说道:
“清风道长,已知你的仙名。玄青这里有礼了!”
清风道长赶快还礼,嘴里说道:
“哦,玄青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