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畅想园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章 初涉教坛,牛刀小试(2/2)
府下身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只见那位同学嗵地站起身来,大声地说:“老师,你去死!”

    “什么?”肖遥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这难道就是新老师上台面临的第一个恶作剧吗?恶作剧对于肖遥来说,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在门上挂水袋呀,在黑板上画漫画之类的,他都想好怎样应对的教育措施,可是这个学生没有按套路出牌呀,怎么办呢?肖遥有些束手无策。

    也许是那位学生看到新来的老师愣在那里,估计老师没听清楚的缘故,又赶忙解释说:“老师,我姓倪,叫去寺,来去的去,寺庙的寺。我妈特别地信佛,就在去寺庙烧香拜佛的途中生下的我,为了感佛的大恩,于是就让给我起了个‘去寺’的名字。”

    原来如此!一场虚惊,肖遥接着又问起下一位同学的名字。那位同学倒好,也不起身,慢吞吞地说:“下回说。”

    “什么下回说,现在老师问你,你至少也得懂点礼貌!”

    “老师你误会了,我不是下回说,我叫夏汇烁。夏天的夏,汇款的汇,闪烁的烁。”

    又是一个口误,看来学生们的发音存在严重的问题。肖遥怕问下去会继续出现类似情况,就借题发挥地讲解起来:

    “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问题呢?原因还是在于同学们的发音问题,中国的汉字源渊流长,每一个汉字都代表特定的意思,所谓‘念字念半边,错也错不上天’,这只是对形声字而言。此外还有多音字,就是同一个汉字,有多种读音,读音不同其意思也就不同。”肖遥望着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目光,又继续地讲道:

    “同学们,字的发音错了,意思也就不同了,意思不同,就会闹出误解,有些误解轻则令人啼笑皆非,重则会闹出严重的后果,刚才两位同学的口误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一个故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话说有一个老夫子,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却总是装着一位有学问的样子,说话老是带些‘子乎者也’的。可他总是不看对象,逢人便说。一次他与一位从未进过学堂门的农民伯伯打招呼,拱手作揖地说:‘老伯,您贵姓呀?’老伯忙说:‘我姓张。’夫子先生继续问:‘那您贵庚呀?’‘贵庚’是什么意思呢?”

    肖遥问同学们,同学们都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肖遥接着说:“‘贵庚’就是问多大年龄的意思,可老伯不懂呀,他把‘贵庚’听成了‘贵耕’,以为是问他家里有没有耕田的牛,也拱拱手说:‘你问我家的耕牛干什么,我家里有一只老黄牛。’你们听,这不是与问话风牛马不相及吗?”肖遥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的声音,同学们笑得是前府后仰。

    不想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能向你提个问题吗?”

    “当然能啰,你说吧!”

    “老师你说字读错了会闹笑话,那字写错了可能会好点吧!”

    “那就更不行了!”肖遥说。“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信大家听了以后,自然就会明白其重要性。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女生,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日子久了,想家了,就提起笔来跟家里写信。她在信里要表达的意思是: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这里一切都好!只是刚来的时候胆子很小,后来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胆子就越来越大了。结果你们猜她怎么着?她把胆子的‘胆’字写成‘肚’字。她爸妈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封信:‘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这里一切都好!只是刚来的时候肚子很小,后来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肚子就越来越大了’。你们说一个女生读书把肚子读得越来越大了,这还得了,于是她爸妈星夜就赶到学校来,准备揪出原凶。没想到是一场误会,都是‘字误’惹的祸呀,害得二老丢人现眼不说,还搭去了不少的车费钱。”

    肖遥看到同学们一个恍然大悟的样子,趁热打铁地总结说:“看来,字既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我相信同学们只要认真地学好语文,就一定能正确地读准、写好汉字!”

    没想到,此举立即赢来了学生信赖的目光。事后才知,以前,他们所遇的老师,难得会因势利导地与学生们侃心里话,动亟加以训斥,师道尊严吗!在这一点上,肖遥算是另辟蹊径了。

    肖遥他们的教书生涯从此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