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兰迎着肖遥露出春天般的笑意。
肖遥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拿着相机向她大声喊叫:“谷兰,我来给你照张相,好吗?”谷兰惊了一下,随即调整了一下身子,摆了一个pose,肖遥迅捷地拍下了她窈窕的倩影。
“你买的?”谷兰好奇的问。
“不,是借来的。”肖遥不想撒慌,只好老实地回答她。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哦,是这样呀!”
谷兰见肖遥有点失落感,安慰他说:“没关系的,借来的也一样,难得今日好天气,我们去鄱阳湖春游吧?”
“好啊!”肖遥兴奋地说。
来到鄱阳湖的边上,肖遥与谷兰爬上高高的圩堤,嗬,鄱阳湖太壮阔了。放眼望去,鄱阳湖浩瀚无边,肖遥的心胸也开阔了起来。一碧蓝天,衬托着肥美的原野,勾勒着绿水画廊。小洲边停泊着三三两两的渔船,蒿草丛中,野鸭嬉戏,白鹭惊飞。此番天然情趣,令肖遥叹为观止!灵感与情境在交融,肖遥赶忙掏出日记本,拿起钢笔(这是肖遥多年养成的一个写生习惯),洋洋洒洒地把这天然情趣捕捉在一张画纸里。画完了,肖遥觉得钢笔笔画的单线条,实在难于达到那种天地相融的意境,不由抱歉地对谷兰说:“对不起,信手涂雅,见笑了。”
谷兰观看良久,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在嘴角泛起。
“肖遥,你的钢笔画画得太好了!”谷兰真诚地说。
“还是照像吧!”肖遥端起相机,就给谷兰来了一张。
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湖,美丽的人续着美丽的故事。肖遥他们就象是儿时青梅竹马的伙伴纵情飞歌,高声畅语。
“谷兰,你这三年过得怎样呢?”肖遥忍不住地问她。
“怎么说呢?我不是读书的料,三年高中我没法坚持下去,就去学做裁缝了,唉……”谷兰长叹了一声。
“会读书又能怎么样哦,象我还不是为五斗米而折腰,当了个教书匠。比下有点余,比上不足,成了社会的浮游分子。”肖遥安慰她说。
谷兰被这“浮游”二字逗笑了。
“肖遥,这三年,你变化也挺大的。”谷兰望了他一下,象是证实一下,又接着说:“还记得吗?读初中时,你还没我高呢!你那时可能不会注意到我,也很少和我说话。可我老是听我爸妈说起我们小时候的事。”
肖遥估计‘小时候的事’肯定也包括‘指腹为婚’这件事。但他也佯装不知,问谷兰:“你老实说,那时的我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不知道,反正有点奴里奴气,衣着很不讲究。小不丁点个儿,不太说话,却非常调皮,奇怪的是你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很羡慕。”谷兰羡慕地说。
肖遥心想:是呀,一个人会变,谷兰也变了不少。初中时的她,不也默默无闻,貌不惊人吗。可如今,她却变成了一个落落大方、能说会道的婷婷少女。肖遥从心里看好她起来。
太阳快东山了,一天的浪漫风光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趋消亡,而肖遥周身涌起的惬意感却在推向gao潮。
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好,工作也就愉快,效率也就高了。由于肖遥教的五(1)班纪律好,尤其是期中考试,五(1)班成绩在四个五年级班中位列榜首,校长、主任脸上对肖遥多少有了点温和之色。这就够了,肖遥有点受感激。静寞的夜晚平添了肖遥与孩子们的欢笑声。
也许是来校久了,同事们摸紧了肖遥的兴情爱好,有些志趣相投的老师开始涉足肖遥的生活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