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无数人从心里歇斯底里地喊出那直钻人心窝的惨叫声,孙逸彻底沉默了,下意识地想要闭上眼睛。
“这就是战争,我不能闭眼,我要看下去。”孙逸强睁着眼睛,喃喃自语道。太史慈看了看孙逸,没有说话。
黄巾军一时死伤惨重,很多人都开始退却,士气明显低沉。战前讲话的那位将士见状立刻拍马向前,踏着云梯飞奔上城墙,围拢过来的人都被他奋力砍杀,一时间城下的黄巾军气势大振,纷纷踏上云梯,与城墙上的人混战一团。
“先生,形势于我等不利。我们应有所行动。”太史慈看着战场上的形势瞬间发生了逆转,急忙对孙逸说道。“不行。子义兄,你请看,城墙上不断涌入作战的士兵,虽然表面上看好似黄巾军士气更高,可是仔细看来,每一位朝廷军士皆能与三四名甚至五名以上黄巾贼子作战,而且黄巾军武器少,云梯已经毁坏大半。不过,最重要的是此次攻城本就是一种假象,我想很快我们就能看到黄巾贼军鸣金收兵了。”
“假象?”太史慈听到孙逸的话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不过孙逸的话马上便成为了现实:只听一阵急促的鸣金声想起,城墙上的那位将士急忙从云梯落下,朝着城内喊了句:“今日算汝等饶兴,哼!兄弟们,撤。”不一会儿,黄巾军有些稀稀拉拉却快速地退了回来。
太史慈这次是真的有些相信孙逸说的话了,本来对孙逸之前说的‘今晚必定可以进入都昌城’开始还有点不信,可是这会儿基本相信了。太史慈想通这件事后也就不再着急,陪着孙逸一起静待夜幕降临。
都昌城内,一位目光诚挚,长相端厚的中年男子正在听着手下关于下午战斗的报告,一时地眉头紧皱。
“这么说我们和敌军死伤相仿,最后更是死伤惨重?”这位大人问道。一位将军模样的人站出来拱手答道:“启禀孔大人,虽然我们死伤惨重,但是终究抵抗住了敌军的攻势。此次敌军攻城是在几天平静后突然发起的,应该是想一举攻下都昌城,可他们没想到还是失败了。贼子经此一役,必定气势大损,今天应该不可能再次攻城了。”“应该如此,传令下去,奖赏有功将士,全军休息,只留守夜哨兵严加守备。”“且慢。”一位文官摸样的人说道:“大人,战时万事需小心。大人可派出斥候,看下敌军夜晚起灶的数量,若数量多,则需防敌偷袭!”“恩,你说的对,那就请将军吩咐下去吧。”孔大人下令道。“诺!”
随着夜幕降临,一轮银月悬挂于头顶的天空,不过此时的孙逸不再像在太史慈家里寄宿那样有心情感慨古代的月光,此时他是躲在敌军军营,是生死攸关时刻,身旁还有两名晕倒的黄巾士兵,神经不能有一点的放松。如此紧张时刻,阵阵饭香偏偏自黄巾军军营飘来,让早就饿得有些发慌的孙逸直接骂娘。
“今晚一旦进了城,必要让孔融好好地请我海吃一顿。我好歹也算是不顾性命之忧来帮助他的。”孙逸狠狠地想道。
“咦?先生刚才有说什么吗?”太史慈看到孙逸嘴上嘟囔着,还一副呆呆地样子,眼见都要开始流口水了,不禁疑惑地问道。
“啊,没有,呵呵,我在想我们进城大概还要几个时辰。子义兄,你说今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孙逸有些尴尬地笑着,急忙转移了话题。太史慈刚想说今夜不会有什么事,突然抬眼看到孙逸笑的有点不正常,心说这位先生一直深藏不露,必是知道今晚要发生什么大事情。想到此,太史慈一个机灵,脱口而出:“夜袭?!”
“不错。下午佯攻都昌城,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代价越大,越是容易麻痹城内守军将士。下午黄巾军的败退让人感觉他们的士气大损,今晚不易再动兵。可是中午时我看到敌军虽然只有少量的人去起灶做饭,大部兵士整军待发下午攻城,这其实也是一种假象,因为中午起灶的数量不但不比平时少,反而更多了一倍,多做的饭食其实是为了晚上偷袭的兵士准备的。”
“那为什么晚上不再做呢,晚上做不是也不耽误夜里偷袭吗?”太史慈仍有点疑惑不解地问道。
孙逸摸了摸身上,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尴尬地看向太史慈,问道:“子义兄,可有带笔和纸,额,是竹简?”看着太史慈摇了摇头,孙逸也感觉不可能,于是让太史慈附耳过来,说了几句话,太史慈脸色由古怪逐渐变得严肃。等孙逸说完后,太史慈眼神看向孙逸有些敬重,拱手郑重说道:“先生请放心,吾必能完成此事。请先生在此处静候某回来,保重!”说完后,太史慈便很快地消失于夜色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