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啊?没办法了,李文建之前你踢皮球,我这次就直接踢给你吧,怎么说你也是个古代谋士,应该懂战阵吧。
“都昌战阵先不说,我想问下文建兄,太史将军所率领的援军方面在突袭敌军后方时应用何战阵?”孙逸故作自然地问道。
“那当然是尽量采用锥行阵,采用此战阵可以毫无顾忌地进攻,全面起到突袭敌军后方使其大乱之效果。”李文建自信地说道。
“对,文建兄说得太对了,看来战阵之事非文建兄莫属啊!”孙逸急忙插话道。
“呵呵,啸行抬举我了,我也相信啸行早知用此阵的。不过指挥吾军设阵对敌,我倒是有几点把握的。”李文建说完后,突然感觉哪里不对,以前他没称呼过我为‘文建兄’啊,难道这是孙逸故意把功劳让给自己。
李文建突然想起孙逸在县府后园亭子里的表现,若说孙逸这么讨好自己若是没别的目的,打死他他都不信。”李文建努力地盯着孙逸,心里很想要看出他要干嘛。孙逸则一脸平和状,心里却在暗笑,“哈哈,这回皮球踢不到我这里来了吧。”
“报~,城外斥候带来援军消息!”一名传令兵跑进议事堂禀道。
“好!让其进来。”孔融大喊道。
一名斥候打扮模样的人进来,对着众人行完礼后便向孔融拱手道:“大人,太史将军率领三千援军进驻敌军后方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只要都昌城的进攻信号一到,太史将军便率军直攻敌军后方!”
“恩,知道了。众位,我们一齐上城墙进行‘决战’部署吧!”“诺!”
众人跟随孔融一起走出县府,这名斥候悄声来到孙逸身旁,对孙逸说道:“先生,太史将军派人接洽吾等时,特意交给我一块丝绸,并嘱咐说此东西只能单独交给先生!”说完便将怀中的一段写着字的白色丝绸拿出来给了孙逸,然后拱手退在一旁。
“这太史慈搞什么名堂,弄得像是搞地下工作似的。”孙逸喃喃道。不过等他打开丝绸看到上面写的字时,他的嘴巴便再也合不上了。
“什么情况?不是刘备,是刘弼?!这是,这是哪门子事情啊,不会是刘备故意隐瞒自己身份,说自己是刘弼吧?”孙逸一看到绸子,心里顿时有些慌乱,因为现在与历史明显出现偏离了,这,这一开始就跟历史不同,自己以后还咋混啊?
“对了,那个刘大人亲自带兵来的吗?他身边有没有带着两位看起来孔武有力的将军?”孙逸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神色盯着那名斥候问道。
“大,大人,太史将军从平原带来三千精兵援军。带军而来的只有一个叫鲍韬的将军,并无他人,平原相刘大人并没有来。”斥候看到孙逸那死盯着自己的眼神,心里有些怵,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孙逸听完斥候的回答,知道这事情已然与历史有所不同了。大战在即,历史居然出现偏差,所幸平原城援军还是来了,而且也是三千精兵,只是少了刘备三兄弟。孙逸扬了下手示意斥候可以退下了,自己深呼吸了几下,提醒自己镇静,毕竟现在可是都昌城与城外黄巾军的生死大决战时刻。
孙逸想完后,在丝绸的背面又写了一通,然后卷起折好后交给了那位斥候,对他说道:“汝要亲自交给太史将军,对他说,城内已准备好一切,让其也提早准备好,尤其是我在丝绸上写的战阵。”“诺!”
城外,距离黄巾军不远处,在一片小树林里,有三千军马在这里驻扎。
“也不知先生收到我的信了没有?希望他能顺利收到,虽然带来了三千援军,但是毕竟不是他说的‘刘备亲自带兵而来’,会不会他的计划因此而有所变化?”太史慈自从将这个情况写在丝绸上交给一名斥候后便一直担心着。因为这不仅影响到孙逸对于都昌城决战时所采用策略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如果那名斥候被抓了,那么就等于城外黄巾知晓了都昌有三千援军的到来,这样就可能直接导致先生计策的失败,所以自己几乎在将此事交给那名斥候的同时便开始后悔了,“哎,如此重要的事情,吾应当亲自进城禀报的。”
就在太史慈满腹忧愁时,一个传令兵的汇报让他听了如天籁之音,那就是那名斥候回来了,还带来了先生的下一步策略。
都昌城内,众人一块登上了城墙。看着城外黄巾军密密麻麻的营帐,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着马上就要开始的决战,以及在这次决战中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城墙上的一杆旗子突地飘了起来。城墙之下空旷的平原上到处飞扬着让人睁不开眼的风沙,空气中混杂着苍凉而又紧张的气息,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将要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