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来,都有些事情要处理。
孙逸送太史慈至北海城外,对着太史慈说道:“子义兄,吾等就此告别,以后不知何日再会。子义兄保重!”
太史慈看了看孙逸,对其抱拳道:“先生保重,来日若有机缘,某便去寻先生!”太史慈说完便直接离开,中间停了一步,但始终未能转身停留。
孙逸似乎想起了什么,对着走远的太史慈大喊道:“子义身倶大才,日后若想有所最为,江东虽汝之欲往,但愿汝来中原!”
也不知太史慈听到了没有,只见他渐渐消失于北海城远方飞扬的尘土中。
孙逸送完太史慈,便依着自己的记忆慢慢走向北海城,走向自己重回三国最初的记忆处。待到太阳西坠时,走到了一家茅屋前,看着熟悉又亲切的小屋子,孙逸一阵嗟叹。
“我来三国后住的第一个房子,呵呵。老朋友,我来看你了。”孙逸由衷地说道。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孙逸此时百感交集,这是自己来三国一个月的见证,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啊,谁在啊?”一声轻柔而又熟悉的声音响起。孙逸闻言心内一喜,急忙转身,终是看到那想了一路的人。两人一时四目交接,便相互停格在此处。
“是我。”“我知道。”“你还好吗?”“我挺好的。”“你一直都好吗?”“嗯,你呢?”“我不太好。”“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心里总是想着一个人,自从我来到这里,第一眼见到的那个人。”“……”
看着重回北海后自己第一个想见到的人,眼前这个脸蛋红红,微微低头的清荷,孙逸感到心里慢慢的。
虽近黄昏,但落日余晖洒在两人的身上,映射出温馨纯净的画面。
“咳咳!”不知道什么时候,清荷的爷爷,也就是田老出现了。清荷转身看到后,顿时大囧,羞涩难当地跑开了。
孙逸虽然也感到很尴尬,但毕竟自己脸皮厚,笑嘻嘻地打招呼道:“田老,有段日子没见了。你看我一回来就先到您的小茅屋里看看,一直记得您对我的恩情啊。”
“奥?是记起了我的恩情,还是想念某人的情啊?”田老不给孙逸任何脸色地回道。“我在外面站了那么久,居然都没发现我,还说记得我的恩情?”
孙逸自知瞒不过田老,于是笑着打圆场转换话题:“清荷是救我的人,这我当然忘不了。不过您的恩情我也是断断不敢忘记的。”
“罢了,我一看就知道你不是忘恩之人。再说救人本就是善事,不求人记得与回报的。对了,之前都昌之战汝之表现已经传遍北海,人人都夸你年轻有为,为当代青俊之中的翘楚。”
“怪不得我一路走来,感觉背后有很多人在看我呢。我这也算名人了吧?”孙逸狗血地想道。
“现在汝名声有了,也是身倶大才之人,不知日后有什么打算,还是先回家乡呢?”田老一转话锋,突然有些严肃地问道。
田老是古代那种读过书的文雅之士,对于自己熟悉的年轻后辈,尤其是自己感觉前途无限的年轻人,其一直是热心肠,希望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他。
孙逸也感到田老所表现出的关怀后辈之情,自己听后深吸了口气,想了想认真说道:“晚辈自知才疏学浅,虽然都昌一战略有建树,但吾知必有巧合成分。故,吾想去趟中原历练游学一番,若有时机,必当以吾七尺男儿之身报效国家。”
“好!好!好!好男儿志在四方,有这份抱负就不愧身为男儿。”田老听后极为满意。在这黄昏,落日余晖如同金子般的照着孙逸那挺拔的身躯。此次此刻,孙逸自己的决心与抱负在来到三国后第一次这么地清晰,让他永不后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