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故此次离开故乡到中原游历锻炼一番,不想在这里碰到了奉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得好!看来此次奉孝算是请对人了。”一旁的辛评开口说道。
“啸行,好字,人生如风,呼啸而行,洒脱!”郭嘉笑着说道,“来,吾等今日皆与啸行有缘,同饮同醉!”郭嘉说完便去墙角把那几坛酒都搬上桌,然后招呼众人一起坐在了桌子的四周。
“多日不见,奉孝还是如此。”辛评坐好后指着郭嘉摇头笑道。
“我等今日只管喝酒。奥,对了,忘记问啸行,可能饮酒?”郭嘉一边说一边给孙逸倒酒,仿佛刚才那句话他不是以问的语气说的。
孙逸心里苦笑连连,还好自己酒量还行,而且古代的酒好像酒精度都不是很高,就接话说道:“奉孝敢陪,吾定敢来着不拒!”
“好,痛快!吾今日见到啸行痛饮溪水时便知此次请汝来喝酒就是对的。哈哈”郭嘉喝完一碗爽朗地说道。
“咳咳咳!”孙逸刚试着尝了一碗古代的酒,还想着这古人喝的酒怎么味道这么苦,不过酒精度真的不高,倒是可以敞开怀喝的,但一听郭嘉这话,立马苦笑不得,咳个不停。
一旁沉默许久的郭图看了看孙逸,又与辛评对视了一下,缓缓地说道:“奉孝,吾
等此次来是有重要的事情与汝相商的。不知……”
“说吧,在座我等从小熟知,啸行虽初来,然爽朗忠厚,亦可为友,有什么事尽可道来,公则知道我不喜欢朋友谈话间吞吞吐吐的。”
“是这样,我等此次来是想请奉孝出仕的。奉孝自小学识过人,人称‘小太公’,一身本领吾等皆佩服不已,所以,嗯~”
“所以,吾等想请奉孝与吾等同去冀州,拜吾等同乡韩馥大人为主公。以后吾与奉孝还有公则便既是好友又效力同一主公,这样岂不是大妙之事?”辛评不喜啰嗦,急忙接话道。
“呵呵,韩馥?此人值得你们如此推崇?”奉孝嬉笑一声,不以为然地道。
“韩馥在冀州素有名望,而且一直位居尚书,以后说不定可为冀州牧。韩大人虽然没有雄心大志,但毕竟是名高位重,且对待下属也算宽厚,吾等去他那边也可一展胸中才学本领。”辛评中肯地说道。
“仲治说得不错。奉孝才学甚高,难道不想早日将心中所学展现于天下吗?”郭公则继续劝道。
郭嘉闻言并未立刻搭话,只是看了看一旁的孙逸,出言道:“公则,仲治,奉孝是一不喜拘束,不喜陈规之人。韩馥大人在冀州之名吾亦有耳闻,只是韩大人一向喜欢规矩,讲究门第,吾这样的人恐怕不适合韩大人吧。”
辛评听完正要再劝,只听郭嘉接着说道:“诸位好友来此,吾等应当饮酒作乐,不想其他,来,先干为敬!”说完仰头再饮尽一碗酒。
郭图与辛评见此情况下已不能说通郭嘉,只好陪着其喝酒。一时间场面有些沉闷,就连孙逸也不想插话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历史,知道韩馥的本事,即使想说什么,也是说些赞同郭嘉看法的话,现在这个情况下还不如不说。
郭图喝了几次酒后突然眼前一亮,伸手抱过桌子上的酒坛,对众人说道:“吾等来个新喝法?吾等命一题,每人以此各抒己见,谁说得好那谁就奖赏他此酒一碗,其余人则无酒可饮,怎么样?”
旁边的辛评看到郭图朝他挤眉弄眼,顷刻间明白了郭图的意思,连忙说道:“好提议!喝酒配以文辞,才不辱吾等学子之名。那我先来,就以‘功名’为题。”
“好。学子寒窗苦读,胸藏百学,当以功名留于百世。功名之立在于己学之所现,己学之所现在于己主之所赐,己主之所赐在于己主之名,故吾等留功名于百世在于选主,选主应选‘声名盛隆’之主,吾等之名才可随己主之名留于千年而长传百世!”郭图首先说道。
“某也来。”辛评想了想郑重说道:“功名之立,在于己之力,然己之力在于己之学。学有所长,兼之选主。主心仁厚,信己之力,允己展之所长,此功名自立也。”
孙逸听到此,知道了郭图与辛评的用意,他们是想通过命题推己见,继续劝说郭嘉与他们一起投靠他们认为‘名气大,仁义宽厚’的韩馥。孙逸转过头来看了看郭嘉,想知道这位此时只有19岁的天才人物怎么拒绝,或者说关于选主自己又有些什么样的高见。
郭图与辛评说完后一齐地看向郭嘉,郭嘉则慢悠悠地喝了一口酒,然后说道:“夫智者慎于量主,故百举百全功名可立也。所选之主仁厚,可容人;所选之主负盛名,可养人;若无志,乃常人也,己之所长无用武之地。故,功名之立在于完主乎?非也!选主者,汝,吾,己也;展之所长而立功名者,己也。选佳主,展所长,皆在于己也,此为功名之留于百世之所在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