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华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六章 洛阳事变6(2/2)
  上朝后,关于董卓暂代大将军一事的圣旨刚被宣读完,朝堂之上便乱了起来。有几位大臣直接出来提出异议,还再次说袁绍是不二人选。

    前面的几位老臣中,首先提出反对的是尚书卢植,“皇上,董卓乃是西北驻军将领,中原之地无甚立足之势,且非是皇室之人。皇上拟旨其为大将军,恐怕其难以胜任啊。”

    “大胆!此乃圣旨,尚书大人还想抗旨吗?!”何太后闻言怒道。“董卓虽官小,却是救驾有功,兼之其为忠君爱国之人,常年在西北荒芜之地为我大汉守卫边疆,阻异族侵犯。此等忠臣贤良理应为我大汉之大将军,况且其只是为暂代,以后会让皇室之人代之。此时是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司空袁隗闻言出列道“太后请三思。中军校尉袁绍虽不足以担当大将军一职,然相比起董卓来,其更有资格。老臣认为,大将军一职可暂且由杨太尉兼任之。”

    曹操也出列道:“启禀皇上,太后,关于大将军一职,此时商谈谁人可担当还为时尚早。现在最紧要地是驻守洛阳城的几万大军应由皇上亲自带领。皇上虽年幼,然可在太尉辅佐下亲率此军。若太后定要从众位大臣中命人亲率此军,除去太尉,那中军校尉袁绍确可担当此职。”

    太后听完众人说话,脸色难看地紧,一时之间只能望向站在武将一列末位的董卓。董卓点了点头,朝门外打了个手势。

    何太后起身看着底下议论纷纷的大汉臣子,一时间有些怒火中烧,什么时候圣旨变得这么容易让人议论了?“都给我住嘴!这是圣旨!此事已定,诸位莫要再议论,敢有违令者,当以违抗圣旨论处!”

    何太后一说完,突然数千戴甲兵士闯到了朝堂外面,并将朝堂大门堵了起来。

    一名将领跑进来跪地拜道:“启禀皇上,太后,华雄带精兵两千前来勤皇,助吾皇号令大汉朝堂!”

    看着朝堂外的数千军马,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愣住。袁绍看到外面明显是董卓的兵马,又看了下董卓,顿时想起了孙逸说过的话,明白了这些都是董卓的奸计!

    一旁的袁隗则站立不动,知道这种情况下万事皆定,不由地叹了口气。

    “哀家相信诸位大臣皆是汉朝栋梁,此事既然已定,还望各位好好为大汉效力,以全忠义之名。”何太后说完后便与汉少帝离开了朝堂。

    袁隗走到袁绍身边,对其不温不火道:“绍儿,一会儿去我府邸,吾有话要跟汝讲。”

    袁浩此刻大脑里一片混沌,听到叔父的话也不为是什么事,只是浑浑噩噩地点了点头。

    司空府邸,袁隗与袁绍端坐于府中后花园的小亭子里。

    “叔父,不知找侄儿有何要事?侄儿最近忙一些私事,未曾来看望叔父,还望叔父不要埋怨侄儿。”袁家虽然是大家,但袁绍是庶出,在家一直过得挺憋屈的,但其从小受叔父看中,故对面前这位叔父还是很敬重的。

    “哼!汝好大的私事!居然想威胁朝廷给你个大将军之职,汝到底是怎么想的?!”袁隗听到袁绍之语便怒道。

    “唉。都怪侄儿糊涂,一时中了董卓之奸计。”到了这时候,袁绍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被董卓狠狠地算计了一把。

    “汝想当大将军,有此志向固然不错,然汝行事太过急躁!”袁隗缓和了下口气说道,“汝现在交恶何太后,却让董卓得势,其必也不会善交于汝,甚至会因袁家势力大,不利于其在洛阳的发展而加害于你。”

    “哼!吾就不信那董卓能把我怎么样?!”袁绍闻言,想到董卓的算计,愤恨地说道。

    “切不可逞匹夫之勇。汝还是快点离开洛阳吧,去往河北,利用吾袁家的名望建立自己的势力,以争日后!”袁隗肯定地说道。

    袁绍听后想了想说道:“不可!吾要逃离洛阳,一则会招致朝廷的追杀,落得个叛逆朝廷的罪名,天下虽大然亦无立足之地,二则吾逃走后,朝廷会迁怒于叔父,害了叔父。”

    袁隗闻言点了点头,“汝言之有理,唉。”

    “叔父莫担心,吾想去找一人,此人必有完全办法。”袁绍说道。

    “奥?此人有如此本事?”袁隗说道,“叔父与汝同去,此可是关系到袁家之安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