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华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一章 王允(2/2)
计夺取洛阳兵权,这是其以有所计划打我们毫无防备,这是时机环境使然;另一方面,董卓也是知道自己之前实力小,故而一直示弱于外,故而使得朝廷被其阴谋所蒙蔽。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董卓实力大,而且知道他暴戾成性,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董卓志得意满,已经失去了之前的谋略进取。这样,谋划做事的一方就是我们了,有防备的一方也是我们了。加之,董卓现在废立皇帝,站在大汉天下的对立面,而他自己还不知道约束,其部下肆意杀人,抢劫,早已使得天下人都对其恨之入骨,甚至其自己人也会因此而分裂,而董卓自己却不管不问,这就是其骄傲自满的表现。等日后时机成熟,我们只要团结好自己,利用董卓内部人的反戈,便可除掉董卓!”

    王允听着孙逸的这一番分析,一直不住的点头,等孙逸说完后,王允拱手拜道:“听啸行一言,吾自认受益匪浅,在此吾替大汉谢此吉言了。”而一旁的曹操对于孙逸的独到眼光和深邃的分析早已习以为常,只剩下深深的佩服了。

    三人随后又说了些闲话,喝了些酒,在就要分别得时候,王允坚决要求孙逸明日去其司徒府,孙逸见推之无法,便应了下来。

    第二日一早,孙逸出于对王允这名大汉司徒的尊重,很早地便来到了大汉司徒府。只是令孙逸没有想到的是,王允早已在府邸门口亲自等着他了。

    “啸行快快请进,老夫今日称病辞朝,为得就是有事向你请教啊,呵呵。”王允一边请孙逸进入自己的内室客厅就坐,一边微笑地表达着对孙逸来访的重视。

    “司徒大人乃大汉栋梁,吾只不过是一介草民,大人不必如此。”孙逸对于王允的‘热情’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推辞道。

    “不,啸行非寻常人也,理应当得某如此待之。”

    两人进入司徒府的客堂后,王允便先吩咐下人去上茶了。孙逸还是第一次在像大汉司徒这么高官府邸里做客,一时间倒显得有些拘谨。

    王允之所以积极邀请孙逸来他府邸,是因为一方面通过昨天孙逸对当下局势的分析使得他认识到孙逸是一个身有大才之人,另一方面,王允其实一直对董卓进京后的嚣张行为十分不满,尤其是对他的废立大汉皇帝一事,可谓是触及了向王允这样的死忠东汉王朝之人的底线了。

    其实王允早在卫尉张温被冤杀时就有了想要除掉董卓的想法,但历经数十年官场的王允自己也很清楚,要想除掉拥有数万精兵,诸多良将的董卓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王允自从决定除掉董卓以来,便开始注意忠汉之人和有能力之人,希望借此组织起一股力量可以达成除董的目的。但是令他头疼的是,洛阳城内布满了董卓的眼线,自己不能公开去拉拢那些中意的人选。

    就在昨天,王允见到了曹操以及孙逸,他觉得此二人绝非等闲之辈,而昨天酒桌上孙逸的一番分析让王允觉得孙逸绝对是能帮他除掉董卓的一个人,所以当时他坚决邀请孙逸来他府邸,想尽力让其参与到除董的行动中来。

    “昨日听闻先生一段分析,真乃让人猛然醒悟,王某甚为佩服。”王允首先开口道,“不过吾闻先生之言语,像是透着对于当今董相国的不满吧?”

    孙逸听了王允试探性地话,不由地有些无奈。“唉,古人就是喜欢先说些激将别人的话,真是有些无聊,不就是试探我是不是反董卓嘛。”孙逸有些无奈地想完,便开口说道:“王司徒,吾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董卓设计夺取皇权,其与部下作恶多端,早已失去天下万民之心。吾誓愿早点除掉董卓,还我大汉子民一个清平世界。”

    王允听后显得很是激动,出口说道:“先生能有如此忠心,实在是吾大汉之福。然现在董卓京城势力颇大,到处都是他的爪牙,吾等要除掉他实在是有些难啊。”

    孙逸听后笑道:“司徒莫要着急。虽说董卓人人恶之,必除之而后快。然吾等若急于行此除董之事,则事易败亦。董卓现在势力大,京城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但其本人性情暴戾,自大傲慢,日后其行为必将更加惹怒人心,甚至连他自己的部下也不能例外。只要吾等设法获取他的信任,暗中团结忠汉之人,尤其是可以拉拢董卓的手下为急用,则必事半功倍。时机一旦成熟,吾等便可设下圈套,擒杀董卓。”孙逸说了一段稍显模糊的话,但却明确了下一步除董的方向,王允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王允坚持请孙逸在自己府邸留下来多住两天,一方面确实是欣赏孙逸的才华,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更多地与孙逸探讨除董的计划,以早日恢复大汉皇室之威。孙逸实在推辞不过,对方又是大汉司徒,自己也不好违了他的意思,只好暂时住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