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华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十九章 袁绍起势(2/2)
本以为会听到王允的问话,却听到,“啸行既言至此,那吾却已不担心了。”闻此言,孙逸有一丝地诧异,转头看向王允,却发现王允也在看他,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冀州邺城内,冀州牧韩馥正在自己府内与自己的亲信部下商量着关于逃亡到自己之地渤海郡的袁绍的事情。

    袁绍自从告别曹操与孙逸后,为防止董卓派兵追杀,自己未敢放松,一路遁逃至冀州邺城。到达邺城后,因为袁氏家族的影响力,韩馥主动派人来迎接袁绍。袁绍见到亲自带兵半途截住自己,表面上是迎接自己这位四世三公之后‘光临’邺城的韩馥,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跟着韩馥暂时住在了邺城。

    只是让韩馥没有想到的是,董卓不仅没有派兵杀过来擒拿袁绍,而是让当今皇上下了圣旨,册封袁绍为渤海郡郡守,还让冀州刺史监督实施。而令他奇怪地是。当他看到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居然好像早就知道了似的,脸上没有明显的喜悲,只是听他自己默默地说了句“啸行之能,吾信服亦。”

    虽然韩馥很郁闷,但自己也不敢违抗圣旨,于是便听从了自己部下的意见,派了两两个亲信将袁绍送去了渤海郡上任。不过虽然董卓不追究袁绍,但并不代表袁绍不记恨董卓啊,所以韩馥让自己的那两个亲信就待在了渤海郡,名义上是帮助初到渤海郡的袁绍熟悉下冀州事务,实际上就是监视袁绍,以防他暗中集结兵马起兵造反,攻打董卓和洛阳朝廷。

    看着袁绍自从当上了这个渤海郡郡守之后并没有任何不妥的行为后,本以为冀州又恢复了太平日子的韩馥,此刻却又接到了一封书信,确切地说是三公之书,告知天下各州郡的。

    此书内容为:“卓自入京,废立皇帝,残杀大臣,洛阳百姓大多受其残暴之苦。京都人人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收到此书后,全国震动,冀州尤甚。因为冀州有此前在洛阳除尽宦官,敢于董卓当面对抗的袁绍袁本初。所以自此书信公布以来,冀州各地响应起兵,尤其是响应袁绍起兵伐董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韩馥也迫于压力不再派人监视袁绍。

    “诸位,这东郡太守桥瑁已经多次催促吾起兵伐董,不知诸位可有何言?这袁绍也在吾之州内,吾前后皆有要应对之人,如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韩馥在冀州府内对着自己的部下询问道。

    只见一人走了出来,拱手拜道:“大人,今是兴兵为国,岂分袁、董?”

    韩馥听到此言,顿时面露惭色,抬头一看,说话者是治中从事刘子惠。刘子惠见韩馥有所意动,接着开口说道:“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比之他州,非弱者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助冀州袁绍起兵,乃冀州之功也,亦未首也,可为也。”

    韩馥听后连忙称善,即刻令人写书与绍,道卓之恶,愿听汝举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