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印之追杀王妃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四章 前途难料
    窦建德是隋朝时候贝州章南镇人,今山东武城章南镇人。隋未农民起义军首领,自封夏王。虽然他世代务农,家里也有些钱财。这一年他十九岁。

    这天,窦建德正在在田里和父亲一起劳作,他看见一匹快马向村里飞奔而来。他辨认出这个骑马的是邮递员,看样子传递的邮件还是急件。窦建德有些好奇,这个小农庄里能有什么急事?别看窦建德年龄不大,却担当着村里的里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他看村里有急事,就丢下农活,随在邮递员的马后面进村。

    进的村来,邮递员递给窦建德一纸公文,他展开一看,大吃一惊。

    窦建德家境殷实,自幼习文习武。人说习文修身,习武卫族,卫族就是保护侣俚不受外人侵害。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叫“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在古代,一个村庄多数都是一族(一个姓)之人。所以,在没有开科取仕之前,有钱人家习文练武也是很平常的。

    窦建德打开信件首先看到的正是那个鲜红印痕,那是八个小篆蟠螭鸟形文“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他知道这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写,秦始皇命玉工刻的那颗龙印的默宝,原来这是皇榜。再看内容,大意是说明年春天在京都长安举行文武比试大会,天下庶人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文才武艺优秀者将被任命为朝庭官员。

    呦!这可是一件特大新闻,自开天辟地以来头一回看到这样的皇榜。自古以来,官员都是从贵族阶层里选拔出来的,贫民百姓再有才能也很难出仕。

    窦建德不敢怠慢,他把皇榜帖在了自家的大门傍。一时间这件事在村里炸开了锅,大多数老人都持否定态度,他们说这只是官府为了收买人心使用的小把戏。(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记的国家刚开始发粮食补贴的时候,银行门口排队领钱的爷爷奶奶们几乎每天能排出一里多路。并且接连持续好几天,从银行开门到关门。他们说自古哪有这样的好事,种地不纳粮还给钱,这个钱不领,国家说收就又收回去了。哎哟!我们的老百姓怎么这么不信任官府?)

    螃蟹长的再难看也有人敢吃它。不论皇帝出于什么目的出这道皇榜,也有人去试一试。窦建德就是其中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就和家里人商量准备去长安应试。他说如果能够凭文才武艺争得一官半职,就能够光宗耀祖。即使做不了官,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也是好的。父母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是有一件事美中不足。

    窦建德刚成亲不久,从山东到长安,一路上跋山涉水,没有一年半载想回来是不可能的,这新婚夫妻怎么能分别这么长时间?经过再三商量。窦建德决定携夫人一同前往长安。

    窦夫人姓杜,叫杜秋容,虽然生长在农家,却不亚于大家闺秀。

    正是春末夏初,气候宜人。窦建德携夫人杜秋容和一个丫环向长安进发。他们一路上游山玩水,甚是逍遥自在。

    天黑了,前面的村庄现出了灯火。窦建德他们加快脚步向村里走着,时间已进入六月,天空似乎要下雨。

    走进村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根本没有客栈。窦建德向村民们借宿,村民告诉他,这个村庄太小根本不留客人,如果有过客住宿,可以到一里以外的一座庙里过夜。窦建德没有办法,和夫人丫环只得再往前走。

    一阵新鲜过去,行走路程的艰难和辛酸涌上心头。杜秋容说:“常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