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连造反这样的事情朕都能饶恕了他们,那么以后这天下谁要是抓住了皇室的小辫子,岂不是谁就能让朕把皇位也让给了他们?!”
李青云的怒气是有来头的,今日那一封封奏折上的话比往日更加诛心了,每一句每一字都让他无法忍受。这些人对李青若的攻歼已经转移到了对整个皇室的攻歼上,甚至于想借着这件事情让皇帝退步,言语间竟然带着几分威胁的意味。
似乎,皇帝要想让这一次的攻歼安静下来,那么他就必须要做到两件事,否则,单单是他们这些老臣就是不愿意的。第一,让读书人复辟,第二,撤销对冷悠然的封王。
这两件事情看起来似乎都是轻描淡写的,也似乎都是在轻轻巧巧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威胁的意味。
当臣子威胁一国皇帝的时候,这代表着什么呢?可能臣子只是觉得自己是为了朝廷好,为了皇帝好,但是皇帝却不会想这么多。甚至于,皇帝在这种时候甚至会直接忽略臣子的首要目的,他只能看到一点——竟然有人敢威胁他!
这绝对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忍受的。
李青云问出来了这么一句诛心之语的时候,常公公忍不住浑身打了一个寒颤,快速地将奏折的最后一句话看完,然后颤巍巍地抬起了头。
虽然,他很想将手里的奏折扔在了地上,然后在狠狠地踩上几脚,但是他却还是恭恭敬敬地将奏折小心的合好,然后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皇上,他们想必是不敢造反的。只是这读书人么,懂了太多的道理,总是觉得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您不让他们说,他们却怕自己会被憋死的。”常公公轻轻地说道,一张白白胖胖的脸上却终究还是掩盖不住地露出了一丝杀气。
那奏折上说的话简直是不要脸至极,李青云给他看的那封奏折是孙益夫写的。
作为一个带头者,孙益夫在奏折里详细的抨击了关于李青若失德的事情,然后直接说出,冷悠然虽然身上流着宗室子弟的血,但是却终究是一个连亲爹是谁都不知道的人,这种身份不明的人,别说是王爷了,就算是让他活着都是天大的恩赐了。
最后,孙益夫在文末总结道:长公主李青若作为天下女子的代表,本应该以身作则,但是却竟然失去了贞洁,不过念在她这些年做事还算谨慎的份儿上,就送到尼姑庵里面去做姑子,终生圈禁好了。至于冷悠然,这种血统不纯净的人,就应该直接在宗族的名册上除名,正巧,前太子那边缺人,不如就让他过去伺候着吧。
这一番话当真是步步紧逼,又欺人太甚,一下子就打算将李青若和冷悠然直接一网打尽,然后还顺便提了一句,冷家的所有家产都充公。以达到教化天下人的目的。
这些人,当真是想害人想到了丧心病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