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归途无力告家书 浪子回头满是伤 中(2/2)
碗一大碗,农民工的晚餐这样已经够丰盛了。三十八度的小烈酒,八度的雪津冰啤,随即登场,阿良的舅舅简直就是金牌酒鬼,每晚基本上是一瓶白酒,喝得面无表情,神形皆醉,由于往日因酒醉误工,至今成了家喻户晓的醉汉,另外还有个舅舅也来了,这个可是金牌烟鬼,平日里兼并好几份苦力,白天的时间都排得很紧,工作压力大的猛男,饭量也很牛,喜好饭碗的口径大的,相比之下,铁牌的酒鬼在老头当中有认识也有新加入的,看到阿良这个不大爱讲话的斯文的小鬼,老是掺来点白酒,阿良最多就一小杯,那几个老头时不时地吞云吐雾,笑容无比灿烂,仍旧那样地悠然自得,放纵不拘。
阿良很喜欢听他们在酒桌上的故事会,就说阿良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其实这也算是学习的一种社交场合,同乡的老者亲切的面孔,每个晚上的一席话可算得上是有玄机的,由此阿良国庆节的七天长假,都有机会在这里享受聚餐的乐趣,其实在都市生活当中,有很多有钱人家没有过的这样小老百姓的温馨,就在这里,在这小岛上也有令人向往的快乐时光,回首少年时代,就在源生的家中老宅的庭院,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际遇,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气息,最能温暖游子的心声。
“外公!我们也快到家了吧?”,阿良问道。
“是呀!我现在就刚好处在你阿祖当年住过的村子再过那个村就是咱的家了!对了良啊!你刚才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那同学叫什么名字?”
“嗯他叫!”
“不会吧!你连的他的名字都记不得!哈哈阿公我年纪大了,记性也就不大好!想不到你的记性就比我老人家差些!那你怎么知道他要结婚的?”
“没有我刚才想起了咱村里的阿辉他的名字里也有一个‘辉’字!”
“哪个阿辉啊我怎么就没有印象想不起来了!”
“就是雄根家里的阿辉!”,阿良这下子再也隐瞒不了实情了,他知道接下来将会牵扯到一大堆的。
“哦,你说的雄根家里的那个阿辉啊这小子都好几年没见过了记得在你读初中的时候,哪一次见过他来过阿公的餐厅吃饭他怎么这么快就要结婚了那阿良你怎么也不相中一个?”
“咳我说的不是那个阿辉而是另外一个叫着‘蔡春晖’的初中同学!”
“蔡春晖?他是哪里人?听着倒是挺耳熟的!”
就在此时,阿良感觉到外公似乎已经不记得这个名字了,于是又补充了一句道:“哎呀他不是咱们村里的人啦!肯定不是很熟悉!以前在县城的同学那么多或许都是很少碰面的!反正就是一个你不认识的初中同学我明天下午还会再去初中的母校一趟,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都会在那里!”
“哦,你们班主任也要去?这么多年了,你还能认得他?我算一下哈!你是二、三六、九嗯如果我没算错的话!你们应该有十年没见面了吧!话说这十年也一晃就过去了当初的那些同学应该都变化很大吧!我上个月还在咱村里见到过对了!是阿龙,他竟然也带了一个女朋友回家!你看人家都知道找个对象回家孝敬父母!”
“嗯这个我知道那是他的大学女同学还是同一个班上认识的!”
“那阿良你应该也可以在大学里找一个嘛!对了,你们厂里面有没有女孩子!可以认识一个呀!”
话说到这里,阿良觉得自己的外公竟然变得有点罗嗦,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更加地关心自己的私事,回想着,从小到大,除了父母能够给以一定的关怀,其余的大部分的关爱都是来自自己的外公,从小学的学堂到大学的校园生活,他付出的辛劳都会比家里的所有的人要多出好几倍,就凭这样的劳苦,阿良一直都十分地感激。
他沉思了片刻,便接着回答道:“这个是有正在谈还没有定下来的!改天有机会再带回家看看!”
“啊哈哈,是嘛!我就说咱阿良这么有才华!人长得也不赖怎么可能没有女孩子喜欢呢?”
猪肉大叔笑了笑,之后阿良也没出声了,眼看就快进入村口了。届时,阿良终于再次见到了村里的那条小河,正当摩托车行驶过河水开闸的路面,在旁边还有一尊“四面佛”,那是在几十年前村里专门雕刻的,只见灰白色的石雕还是四四方方的,它的庙宇就坐落在离这里不远的下游岸边,守庙的是一位老婆婆,那里还经常会有村民前去算卦,老婆婆除了这等闲差,还能替村里的孕妇接生,只不过现在的孩子临盆都已经不再依靠接生婆了,他们都选择了在分娩的前几天入住县城里的大医院,那里都有专业的医师,这样对大人和小孩的身心健康会更加有保证。
摩托车又往村里行驶的了几百米,穿过了马路上两边风雨飘摇的老宅区,此时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许多,两边都是翠绿色的田野,当下不是农忙的季节,说此时也已经是初冬的时候了,田园的水稻都早已收割入仓,也没有见到拖拉机运作的影子,估计是在前一个月的时候,就已将收割水稻的田园全部翻新了一遍,如今都栽种上了大片的芥菜,不过还是小苗子,湿润的泥土上长出了许多茂盛的野草,就在不远的的地方,阿良见到了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在收割青草,他家里应该养了好多的水牛,初冬的时节,田园外面的野草渐渐枯萎,也只有田园里面的新生的青草,能为水牛日常提供充足的青饲料。
还有矗立在眼前的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和零星的几处小山包,墨绿色的区域,便是荔枝林和松柏树,最值得怀念的是后山上的那几块巨石,那里曾经有过小伙伴的足迹,然而到现在都已经很少有人在那边游荡,村里以往的那些小毛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大部分也都建立起的新的家庭,新生的一代,要么跟着自己的务工的父母在县城或者都市里生活,要么就呆在村里由留守的老人看护着,如今村民的生活大多都富裕了,甚至都不再经营自己的农田了,就连几年前的菇房,到现在也都全部荒废了,村里人都知道,蘑菇的收入越来越不景气,主要是气候逐渐变暖,温差十分不稳定,这样就影响了到了蘑菇的产量和质地,由此商贩的生意也做不成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的家庭,每个月就靠着远在外地打工的子女,捎回家中的资费支撑着每一天的生活,由此这样的习俗越来越流行,以致大部分的田地都被其他农户承包,那样的规模足以获取高额的商业性收益。
不知不觉时过境迁的历史在脑海里归类存档,乃至后知后觉,望尽苍茫而又雄浑的境景,耳边又想起了熟悉的声音,回荡在山峦中,那又是民间的乐队,敲锣打鼓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喜庆的仪式,还是又有谁家在办丧事,摩托车终于行驶到阿良的家门口了,猪肉大叔顺便提起了那是隔壁村里的阿杰的家里在张罗着逝去亲人的祭奠仪式,说起阿杰家里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阿良发现外公的脸上流露出了羡慕的神情,那到底会是怎样的变化呢?
给读者的话:
浪子回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