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江河召唤的十万难民从各个方向涌入江东。他也不能在江东多做停留,故此第二批的十万难民他也迅速召唤了出来。
二十万难民,或许在中原掀不起一丝波澜,可在这个农业基础十分不发达的江东,却有可能造成灭顶之灾。
尽管难民之中大多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可还是有超过了三分之一的老弱是无法提供任何劳动的。二十万人的流民数量,是以江河的能力水平设置的,至于王逊能否把控住这二十万流民,江河也不得而知。
不过根据王逊的上疏来看,其治政能力绝对在江河之上,况且有潘凤两万大军坐镇,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之后的几日,王逊成了工作狂,无数命令从江东都督府发出,各县主官竟然也没有丝毫抱怨,整个江东仿佛化成了安置流民的机器一般。
不过十天,王逊不仅厘清了难民数量,并且让每个县的难民进行组织。每县留一成,州内留两成,其余全部由捕盗押送至秣陵,由王逊统一掌管,这是第一条策略。
王逊的第二条策略是把流民分成了一百五十个营,每营大致有一千人。营下设保甲二级,选用强壮服众之人为长。只用了几天,城外营地井然有序。甚至还组织起了巡逻队伍,在营地内巡逻。
江东府库被杨善会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成了王逊的嫁衣。
在得知府库之内足有三百万石粮草之后,王逊通令全江东,今年夏税削减一半。虽然不需要向中央缴纳税赋,可城外十五万人的吃喝拉撒,一年下来不多不少,刚好把江东府库吃个干净。
对此,王逊采用第三条策略,民屯!
与军屯还需备战不同,民屯只需负责种地,按照劳力的大小,以集体为单位分配土地,层层管辖。虽然实际掌控能力并不如军队,可千万不要被民屯的这个民字给骗了。
必要时刻,民屯也可以征调为军队。
江河在看到这个民屯的时候,立刻就想到了赵宋的厢军,简直如出一辙。事实证明,厢军虽然打仗不怎么地,但在安置难民时,爆发了极大的生产热情。对于平复叛乱地区极为有用。
正好江东地广人稀,直到江河车马上路的时候,王逊已经把三万人安排到了地方。
这三万人,主要集中在吴郡一带。由于那里有潘凤坐镇,无需担心民屯炸营,可以取得一个好彩头,有利于接下来的民屯安排。
见江东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江河也不再逗留,正式辞别石头城,登上楼船,逆着长江西上。
虽然是逆流而上,船只总比双脚快。时不时地还要停下等待部队跟上。这样走走停停,很快就来到了汉阳。
当初用于战争的水寨,还在保持,已经成为江河水师的训练场所。一旁更是兴起了一处聚落,也被江河升为了县,取名汉阳。
抵达南昌之后,大军转入汉水水系,沿着汉水北上,抵达襄阳。
一路抚慰百姓,巡视地方,江河兢兢业业。过了襄阳,即是进入南阳盆地。
真不负三都赋之美称,在扬州没看到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竟然在南阳寻到了分毫。中原战乱时候,南阳先后是邹楚和窦卫的老巢,一直被良好保护。一直没有遭受战火袭扰,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如今更是引得外人入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