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船长也紧张地盯着船身两边的距离,收起了风帆,只以划桨驱动船身,缓缓通过人门。
这其实还是扶苏第一次见到三门峡的三门。
在后世,人神鬼三门在三门峡水电站修成以后,就已经全部消失了。
就在扶苏面前,原本宽广平静的黄河水面上,突然耸立起了一座山峰,将整条黄河几乎拦腰斩断。
河水受了阻碍,突然加速向前涌动,又在这座拦腰的山峰前撞了个粉碎,只留下了朵朵浪花,还有无数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
就如神话传说中的那样,这座高山并不是完整一块的,自左往右,如同真的为人用刀斧劈开一般,被划开了几道豁口,水流就是从这里急促地通过的。
亲眼目睹这几道口子,扶苏才知道为何古人会认为这是被大禹用神斧劈开的。
虽然有无数年的河水冲刷,“人门”两边的峭壁依然笔挺如刀,若非是以神力劈开,怎能如此规整。
“告诉船长,等通过这一段之后,给所有纤夫还有水手,一人五十钱的赏赐。”
“唯。”
高进走后,扶苏继续看着两岸高耸奇峋的怪石,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力有时穷。
这在扶苏治理蜀中大震以及随后的洪灾之后就已经体验过的心情。
而眼前景象,又再一次唤醒了扶苏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黄河,在浇灌了两岸无数文明,被誉为母亲河的壮丽大河,数千年来带给两岸人民的灾难却也从来没有少过。
处在黄河上游的昭人,对于黄河的印象并不如何激烈,但对于下游的民众而言,他们在接受黄河馈赠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黄河突然的发怒。
此时在两岸用粗糙的双手和肩膀拉纤的纤夫,对此也深有体会。
三门峡两岸耕地贫瘠,居住在附近的人多数家境贫寒,只能依靠为人拉纤为生。
拉纤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赤裸着身子浸泡在河水中,承受着水流的冲击、烈日的酷晒,当然还有沉重的船身的重量。
他们走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踩踏而出的纤道上,将人生的重担扛在肩头。
但在如今的世道,与他们一样承受重担前行的,还有很多人。
只多看了一眼,再将赏赐提高了五十钱,便是扶苏所做的全部了。
将视线重新放回此时正在缓缓通过三门峡,扶苏所想的,是更加宏观一点的问题。
据统计,每年在三门峡沉没的大型船只至少有二十艘,在大昭将西魏收入囊中之后,这些沉没的成本有很多都成了昭国要付出的代价。
能不能想办法把这座挡在黄河中央,将河道截断开来的小山给它平了?
以现在的技术,能做到这一点吗?
扶苏心中没有什么底。
就算是在现代,这也不是一个小工程。
随即,扶苏的脑子里蹦出了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