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小军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十五章 乱象(2/2)
赵瑞龙指着他大骂道:“放!你猪油蒙了心,头被马踢了吧!竟然还想着法不责众,老子第一个办了你,让你给我丢人现眼!”

    众人见他发了怒,忙小心劝解着。

    一品汇里,管叙正在自纠自查。

    他是在胡风调往江陵之后,才接任一品汇掌柜的,主管一品汇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从一品汇成立开始,管叙就已经在这里了,所以也算的上是元老级别的人了。

    一品汇的主要业务就是往外批发刘家出产的各种特产,大多是些大宗物资。这些东西的定价都是刘牢之做出的,另外还会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一样的优惠,不过这些都需要刘牢之点头许。一品汇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就是白糖、白酒等紧俏物资,客户交完钱也需要排队等候,这个交货的顺序可就有说道了。卖方市场,就是这个样子了。

    管叙虽然自信一品汇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按照刘牢之的要求,自纠自查起来。供销社眼下是一品汇代管,那里的管事杜道空是一品汇的二掌柜,现在也要从容查起来。

    学校里,审计师们在忙着整理账目,不时有审计师过来向刘牢之汇报疑点,刘牢之只是点了点头,让徐玉娟记下,便挥手让人回去了,貌似浑不在意。

    徐玉娟非常的不解,指着记事本问道:“郎君,审计师傅们报过来这么多的疑点,你为什么不问一问?”

    刘牢之奇怪地道:“他们的疑问,你不是都已经记下来了吗?这个还需要再找当事人核实的。我们不能凭审计师的一句疑问便给人定罪!何况这些问题都是些小问题,——有什么事,要看最后的统计结果!”

    徐玉娟听了,有些不满意,继续问道:“小问题便不需要管了吗?那还立那么多的规矩做什么?”

    刘牢之道:“怎么了,这么气愤?作为一个产业的主管,有些事是需要灵活处理的,不能事事都拿规矩去限制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当家,有些事你必须得视而不见!”

    徐玉娟嘟着嘴,没有再说话。

    刘牢之把账本摊开,对徐玉娟道:“这刚接触账目的人能发现的问题,必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你来看看,这一部分账目有什么问题?”

    徐玉娟接过来一看,见是货币兑换的帐,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这后面几个月,滨江茶楼兑进来的钱与铸钱作坊里入库的钱,不一致。”徐玉娟惊讶地道,“而且最后的库存,也不及当月兑进来的钱数!”

    刘牢之点了点头:“这些能说明什么?”

    徐玉娟迟疑道:“是……是被人偷了?”

    刘牢之沉声道:“你说得也对,也不对。这些钱不是被人偷了,而是被人挪用了,库存不对,滨江茶楼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而且差这么多的钱,怎么可能是被人偷走的?你知道这些钱如果用马车拉,需要拉多久吗?”

    徐玉娟张口结舌,她可想像不出来。

    刘牢之指着后面铸钱作坊的数据,又道:“你再看看这里,有什么问题?”

    徐玉娟拿过来,仔细地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奴家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啊?”

    刘牢之轻轻一笑:“你且算算,滨江茶楼每兑换出去一百枚铜钱,铸币作坊能重新铸造出来多少?”

    徐玉娟看了看,在心里默算了一会儿,始终不得要领,有些急躁,嗔道:“你算完了,给我看看不就行了吗?”

    刘牢之摇了摇头,推过来一张纸,徐玉娟看了,捂着嘴道:“数月之间,这便减少了五枚,这损耗也太大了些吧!”

    “这哪里是损耗大了。这要么是兑换的人不称职,收的钱没按照品相来,要么就是铸币作坊的人动手脚了,要么就是——二者都有!”

    刘牢之面色沉重,看来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少呢!

    徐玉娟没想到单凭这么几个数据,刘牢之便看出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跟这些问题相比,审计师们指出来的问题,还真不算事。

    “怪不得姐姐说他厉害。平里看他不怎么坑声的样子,原来主意都在肚子里。他小小年纪,便要解决这么多的难题,真是不容易。”

    徐玉娟看着眉头紧皱的刘牢之,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