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毕爷爷,哦,毕宰辅,我们不紧张,随便问。”
    青黛小丫头笑着回应,我们有什么可紧张的?
    又不是第一次见面,我前两天还去你家给你媳妇儿看情况呢。
    李归藏更是无所谓,你们当初想找我当徒弟,我都看不上。
    有本事你们一会儿问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灼灼也笑着点头:“我不怕!”
    李易的声音又起:“童子科考试,规矩为能一经以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自能书写者,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你等可知晓?”
    “知晓!”三个孩子一同答。
    “考试开始!”李易宣布。
    宋璟深吸口气:“你等所治何经?”
    “五经。”三个孩子再次一齐答。
    苏颋接过话:“选一经,哦!考官为你们选,就选……诗经如何?”
    他在桌子下的手使劲攥攥,好悬,可不能叫孩子们随便选,他们若选周易,可麻烦喽!
    说完他松口气,看向其他人,别人点头,好,老苏你立功了哦!回头请你吃饭。
    张九龄知道该自己了,他笑着说:“既如此,论语、孝经贴经,我出题,说前几个字,你们写。”
    他准备糊弄过去,论语和孝经各墨十条,自己随便说二十个前面的,写完,再问问诗经里的,同样十条,过关。
    你们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
    “谢张宰辅。”三个孩子继续默契。
    有人送上桌案和文房四宝,三个孩子自己研墨、润笔。
    “子曰:学而时习之。”张九龄等墨和笔处理好,先说第一个。
    学而篇的,最简单的。
    看大屏幕的学子们笑了,原来是这样啊!
    “毕竟是李东主的弟子,李东主有恩于国于民,给三个弟子安排个其实也用不上的官职,某以为可。”
    “方才听他们说治五经,吓我一大跳。”
    “据说三个孩子很聪明,尤其青黛,会给人看病。”
    “有李东主教导,将来不会差,虽说现在需要照顾。”
    “两个丫头一手小楷不错,归藏的略欠火候,青黛的……笔锋为何那般遒劲又绵柔?”
    学子们看三个孩子写字,纷纷出声。
    有人发现不对,青黛的小楷写出来刚柔两极,不,不是两极,是在两极中变化。
    旁边有背药箱的老者开口:“好一手行针之术,冯青黛?弘农冯氏的小娃娃?那老家伙还未死呢?哈哈哈!”
    “什么针?”旁边的学子扭头,倒是不敢呵斥,老者背药箱呢。
    “针灸的针,运笔如行针,另外两个娃娃也在学。”
    老者解释,看我的样子还不明白?
    “他们是李东主的徒弟,李东主天下神医,原来如此,怪不得看不出字的风格。”学子理解了。
    针灸他懂,偶尔自己也会几个简单的穴位按按,考科举有医学的内容。
    “不错,老朽得到两本书,寻过来。”老者颔首。
    “想看书,洛阳宫的药铺和医馆有,不要钱,随便看。”另一学子提醒。
    “哦!好!多谢!老朽还是想见见李易。”老者道谢,并坚持。
    “老丈,你对此童子科考试如何看?”有学子笑着问。
    老者也笑:“用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