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32章 寻找重中微子实验(2/2)
 但是,一旦时间超过一个界限,那放下的东西,可就不好捡起来了。

    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研究的高效,也顺便调节一下中微子研究的氛围。

    陈舟同时进行着极小模型纲领和粒子探测器材料的课题研究。

    在陈舟爆肝研究的这一周时间,张一凡那边也顺利“入驻”了那所实验室。

    唯一令张一凡感到尴尬的可能就是,那位希望借着陈舟之名,提升一下实验室名气的化学系博士。

    在一开始把张一凡误认为陈舟后,就变成连面都不露一下了。

    但好在,借着“独立”使用权的名义,张一凡顺利地带着自己的同学们,开始了粒子探测器的材料学实验。

    当然,这位化学系博士虽然不露面了,但却没少安排人进行盯梢。

    生怕这群毛都没长齐的“小孩”,把他实验室里的昂贵设备给弄坏了。

    对于这件事,张一凡也跟陈舟说过。

    陈舟的意思是,他来解决。

    但张一凡却说,这种事没必要让陈舟再操心了,他之所以说一下,只是让陈舟心里有个数。

    他们自己是可以解决这件事的,实在不行,就当做没看到好了。

    再者说,陈舟本人是不会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就算是说了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最本质的问题,是他们在这个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

    所以,这件事的解决,还在他们自己身上。

    当听到张一凡这话时,陈舟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果然,这位老同桌,还是靠谱的!

    当陈舟一周时间的理论研究一结束,米彻·约翰斯通的电话便打了进来。

    不为别的,就是问问陈舟,明天是否会去cern的对撞机实验室。

    陈舟有些哭笑不得的看了看手机,他是没有想到的,有人竟然比他自己,把时间记得还清楚。

    当然,陈舟也没有继续闭关研究的意思。

    在看了一眼笔尖停留的地方后,他很爽快的回答了米彻·约翰斯通。

    明天开始,正式进入cern的对撞机实验室,开始着手参与这一次寻找重中微子的实验。

    第二天,陈舟在晨跑结束后,快速的解决了早饭。

    随即便和克罗斯一起,来到了对撞机实验室。

    到实验室后,陈舟看了一眼强忍着的克罗斯,忍不住笑道:“想问什么,你就问吧。”

    克罗斯闻言,快速问道:“怎么样?理论研究的结果?有没有解决中微子振荡的问题?能不能寻找到重中微子?”

    虽然知道对方要问什么,但当对方真的问出这些问题时,陈舟还是没好气的说道:“你真当我是神啊?说解决就解决了?”

    克罗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你上次解决胶球实验的问题,不就是说解决就解决了嘛……”

    陈舟顿时无语,虽然很想反驳,但又觉得对方说的貌似一点问题都没有。

    停顿了片刻,陈舟才悠悠说道:“离解决还有段距离,不过,初步的研究成果,还是有一些的,正好借着这次的实验来验证。”

    听到陈舟的话,克罗斯顿时眼前一亮,他有些兴奋地说道:“就知道你不会空手而归的,接下来,就让他们这群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才吧!”

    陈舟无奈的说道:“空手而归可不是这么用的……”

    克罗斯却毫不介意道:“反正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行,这是我新学的成语,以后在华国能用到。”

    陈舟摇了摇头,这家伙最近确实挺用心在学汉语的,就怕到时候去了华国,因为沟通耽误了实验进度。

    对于这一点,陈舟还是得给克罗斯点个赞的。

    顿了顿,陈舟随口又补充了一句:“那个不叫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才,应该说,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克罗斯闻言,微微一愣,他扭头看了陈舟一眼,总觉得这话好像在哪听过,却又想不起来了。

    现在世界各国大多数高能物理实验合作组,都采用长基线实验方法来测量,并计算中微子振荡,同时寻找相应的中微子粒子。

    长基线中微子的振荡实验,首先由高能质子加速器产生强流μ中微子束,并在出口处安装一个近点探测器。

    其后在距离中微子流出口l处,安装一个大型远点探测器。

    两个探测器的结构,以及探测方法均相同。

    以近点探测器测量的中微子相互作用作为标准,然后与在远点探测器测量到的中微子相互作用作比较,就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中微子振荡,并可知道中微子振荡的模式。

    但由于中微子质量很小,其振荡概率很低,所以l要远达上千公里才有一定的灵敏度。

    例如日国的k2k与超神冈探测装置的距离在250公里,米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minos实验探测装置的距离在730公里。

    也因此,这种实验方法才被成为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

    也因为灵敏度的问题,以及远距离实验的各种因素,才会出现那些“美丽的错误”。

    而这一次的寻找重中微子的中微子振荡实验,位于日内瓦的cern,通过位于意大利地下的探测装置icarus和opera,来进行实验。

    两者之间的距离,大概在730公里左右。

    和日国、米国的实验室一样,cern这边所做的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因远点探测器和近点探测器距离,只有几百公里。

    要短于理论要求的上千公里,所以实验的精度以及灵敏度,都比较低。

    但这是客观的实验条件,暂时无法改变的。

    有趣的是,当陈舟跟米彻·约翰斯通问到这件事时。

    米彻·约翰斯通立马就表示,他们打算与另一实验室合作,建一所新的远点探测器,从而达到理论要求。

    听到这话的陈舟,表情略显古怪的看了米彻·约翰斯通一眼。

    反正建不建,跟他的关系又不大,用得着这么急着解释吗?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细究,也没有打算详细听一听米彻·约翰斯通已经准备好的说词。

    陈舟随即便开始回到实验本身,开始跟米彻·约翰斯通讨论起实验的事情。

    他在理论研究上的初步成果,必须要有cern的这边的配合才行。

    要不然,这终归只是白纸上的文字。

    只不过,陈舟没想到的是。

    在听完了他的描述,并翻阅了研究论文之后。

    米彻·约翰斯通两眼放光的说道:“你等着,我马上就去找贝尔托卢奇博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