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披星戴月斩可汗
    “牛伯远果真是不动则已,动若奔雷啊!”

    徐泽发布战争动员令的第三天,第一军连取永宁、顺圣、长青三县的捷报便传回了燕京,军务部兵曹曹首张绍、战曹曹首吴用等人立即向社首表示祝贺。

    “嗯,伯远对大同府的攻略时机和力度都拿捏得极好,兵曹立即拟一份嘉奖令,通报全军。”

    “是!”

    张绍看到了牛皋用兵果决,徐泽则看到了更多。

    阅历、天赋、机遇和努力等,都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牛皋本就有很高的用兵天赋,又经过这些年的磨砺,成长极快。

    第一军占领长青阻断金军向东扩张的步伐后,牛皋并没有趁热打铁继续东进拿下天成、怀安两县。

    其人一面派马麟前往大同,与金军就双方进军问题进行交涉,阐明本方立场,逼迫金人接受既定事实,尽量避免双方因形势误判而大打出手。

    一面又集中兵力,在长青、永宁一线修筑烽堡,巩固已有防线。

    牛皋认为,金军进展太快,在西京道的统治很不稳定,当下又需要集中力量灭辽,才会任由同军抢占地盘。

    但同舟社在西京道的力量也同样脆弱,防御体系很不完善。

    金军要是真被激怒了,不管不顾调集大军出兵长青县围城打援,蔚州方面救与不救都会非常被动。

    若是只看地图,蔚州紧挨大同,处于上游的桑干河也不是太宽,只要取得桑干河对岸的永宁、顺圣两县,就很容易与蔚州连为一体。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大同之所以能成为辽国西京道首府,乃是因为其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

    大同府及其治下各州县皆处于大同盆地之中,天然就是一个整体。

    丰、朔、应、蔚、东胜、奉圣等州虽与大同府接壤,却另成体系。

    同舟社想将大同盆地中的城池人为分割出来,便如同本与河北一体的燕京分属宋辽一样。

    因此,牛皋建议在东线拿下奉圣州,将大同东面五州县连为一体之前,第一军不宜再分散兵力抢占城池,怀安、天成两县只需要承认同舟社的管辖即可。

    其人还提出了尽快开通中山府——蔚州——大同府道路的建议,以改变当前粮草转运必须经涿州、易州再过五回岭进入蔚州的窘境。

    中山府至蔚州银城坊其实有道路,这种草木横生的曲折小道砍伐挡道的灌木后,还是能够勉强行军的。

    只是,大军持续作战最重要的粮草辎重转运就不要指望这条道路了。

    启动北伐后,徐泽就命第三军开始砍伐银城坊一线的榆塞,并修建道路。

    但这段工程大部分处在山中,进度并不快。

    这也是第三军离蔚州更近,却迟迟不能突破辽军防线的最主要原因。

    中山府直至大同府的道路显然是一项大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建成,但再难也要建。

    金军迟早要灭掉辽国,只要有机会,金国肯定会尝试改变大同府被同舟社人为割裂的现状。

    同舟社只有打破地形上的割裂,将已占领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做到攻守兼备,进退自如。

    这一战虽然没有打大仗,但论决断和对大战略的领悟,以及具体战术的把握上,牛皋都表现出了可堪大用的帅才,让徐泽颇为欣慰。

    大同方向,牛皋的布置很稳妥,应该不会出大乱子,吴用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张清部对奉圣州方向的攻略上。

    “社首,奉圣州攻势是不是可以缓两天,等武松回来再开始?”

    王朝末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燕京通往奉圣州的门户——居庸关便因为辽朝末年的荒唐事,卡住了张清率部进攻奉圣州的步伐。

    居庸关乃是“天下九寨”之一,“太行八径”之八。

    关城正处于太行余脉军都山和西山夹峙峡谷的南端,此峡谷向西北延伸三十多里,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俗称“关沟”。

    同舟社拿下燕京后,徐泽便立即遣王罕领三个营接收居庸关。

    彼时,居庸关仅有辽国守军三百,主要任务是盯防天祚帝经奉圣州回窜。

    北辽朝廷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守军非常配合,接收很顺利。

    但第二天,王罕就传回了派人向燕京汇报了一个重要情况:

    居庸关关城年久失修,防御设施缺失,且关城两侧的崖壁风化严重,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

    彼处不仅起不到扼守要点的作用,就连驻军都极不安全。

    王罕建议立即对风化山体进行爆破,并重建关城。

    其实,不仅是居庸关老化需要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