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了魏国的千古罪人。”特使提醒说。
庞涓闻言,心有不甘。可是河内无险可守,大梁城又极度空虚。他只得仰天长叹,含泪撤军。
魏武卒退走,油尽灯枯的韩信也倒在了新郑城头。
多方混战,又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七国之王盘点了一番,发现唯一名利双收的只有秦国。
秦国拿下箕关,又涌现出了数名将才。蒙恬,王翦,李信,白山四人从军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独挡一面的才能。
刘正在函谷关中重新调整各方守将。
蒙恬北上离石,李信西赴玉门,白山深入巴蜀,王翦奔赴武关。
杀神白起,奉命调往函谷关,准备应对新的天下局势。
七国风云突变,燕国由于骑功嫉贤妒能,渐渐的边缘化了。
赵国有李牧,廉颇,乐毅三位上将军,军力直追秦国。
韩国虽弱,可是韩信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劲韩的实力,谁想一口吞下,都得准备好一副好牙口。
楚国有春申和屈原,又有吴起强势加盟,军力倒是没有衰减,反而有所提升。
齐国方面,田单和孙膑双剑合璧,一时之间所向披靡。
倒是魏国,自从没了吴起,魏武卒的实力大打折扣。
灭韩不成,庞涓无法推卸责任。丢了箕关,魏武卒就坐实了不如大秦铁骑的名头。
庞涓回到大梁,魏信出城十里迎接。
“上将军呀,寡人的魏武卒败了,你可知该如何挽回颓势?”魏信问道。
“大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决定尽快谋划反攻箕关的方案。”庞涓说道。
“糊涂,寡人都知道要捡软柿子捏,你却硬要啃骨头。难道非要再崩坏几颗牙才甘心吗?”魏信问道。
“大王明示!”庞涓说道。
“河东的土地财货,本来就是魏国的。反攻箕关即便是赢了,也只不过是拿回自家的东西。想要找补一番,寡人以为还是要在攻赵方面下功夫。”魏信说道。
庞涓领命,立即开始谋划。
似乎天助魏国,赵国北境胡人南掠,上将军李牧不得不带着轻骑主力北上迎战。
大秦铁骑拿下箕关,廉颇也只能到赵国西线坐镇。
攫欝攫。庞涓的对手,就是以仁义著称的乐毅。
魏武卒对阵赵国地方军,大军长驱直入。
魏武卒迅速的包围邯郸,灭赵之战拉开了帷幕。
赵王无奈,只得紧急求援。秦赵之间关系不好,又敌对了多年。
燕国倒是最合适的援军,只不过骑功贪得无厌,赵王也不敢引狼入室。
至于楚国和韩国,纯粹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赵王根本就没有考虑。
最后只剩下齐国了。蔺相如使齐,痛陈利害关系。齐王决意兴师救赵。
田单统兵,孙膑随行。
齐军并没有前往邯郸,而是包围了大梁城。
邯郸的庞涓欲哭无泪,新郑城外的那一幕又重新上演了。
魏信接二连三的派出特使,要求庞涓回师。
庞涓深知孙膑的厉害,犹豫了一番之后,决定轻装返回大梁。
魏武卒行至马陵,一头撞进了齐军的埋伏圈。
魏武卒没有重装,根本就扛不住齐军的冲击。
巘戅九饼中文&#109戅。再加上孙膑的打算是擒贼先擒王,把作战目标设置成了庞涓。
庞涓战死,魏武卒溃不成军。
齐军解救了邯郸,可是并没有前往邯郸。
&#21434&#21437&#32&#20061&#39292&#20013&#25991&#32&#57&#98&#122&#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这样一来,赵王可就死活不认账。原本承诺的马匹和粮草,并没有按时交付。
齐王派特使前往邯郸询问,却被赵王割耳削鼻的羞辱了一番。从此齐赵之间矛盾激化,再难形成合力。
齐赵分道扬镳,倒是给了魏国喘息之机。
函谷关的刘正,决定抓住机会进行新一轮的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