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前泄露
    宋崇宁二年,泉州官府颁布了一条政令,内容就是严禁“不举子”之俗,若有人犯之,以杀伤罪论处,同时若家中有三子之上者,可适当减免丁税等杂税,并且官府还给予一定的钱米,帮助贫乏不举子之家渡过难关。

    泉州官府鼓励失去土地的农户进城务工等为谋生手段,以最大可能保证他们基本生活所需。

    新置“举子仓”,目的就是专门用来资助贫乏不举子之家。

    泉州官府以上种种措施,极大的缓解了泉州的“不举子”之恶俗,同时也救了许许多多的婴儿,为泉州百姓交口称赞。

    不过泉州“不举子”之恶俗也只是缓解,并未根除,原因就是并未触及产生“不举子”现象的根本,那就是苛捐杂税。

    从目前来讲,李三坚等人也只能这么做了,也只能尽最大努力缓解“不举子”之恶俗。

    税赋之制,为朝廷之制,李三坚等人也只敢打些“擦边球”,但不敢对其做大幅度的修改,否则就会蒙受“违制”之罪名。

    李三坚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之至,同时也有些灰心丧气的。

    大宋之积弊是长年累月的累积而成的,非一人之力,非一夕之功所能够革出的。

    “山魁,你去寻些十余岁的,无家可归的少年,切记,这些人需精挑细选,需身体强壮、脑袋灵光之人。”泉州州衙设厅之内,李三坚吩咐泉州黑旗军魁字营指挥使山魁道。

    “是,主人。”山魁应道。

    山魁不知李三坚此举的用意,但山魁并未开口想问,山魁对于李三坚之命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服从。

    “李知州,我等只需尽力而为就行了,不必如此灰心丧气。”山魁走出设厅之后,泉州通判崔永梽安慰李三坚道。

    此数日间,李三坚均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崔永梽都是看在眼中的。

    李三坚摇了摇头,低头看着州衙公案沉默不语。

    泉州之事只是其一,此时的李三坚除了心忧泉州之事外,还在担心京师,担心徐婷婷。

    李三坚此时有了些后悔,后悔不该同意徐婷婷前往京师为自己打点。

    因三道奏疏之事,就算是朝廷怪罪下来,将李三坚罢官免职、贬黜流放,又能如何?

    真若如此,李三坚倒也可以放下这些烦心事,日子说不定还能够过得逍遥自在呢。

    既然如此,徐婷婷又何必前往京师?

    不知道朝廷目前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不知徐婷婷、蔡樱雪二人此刻到了哪里,她们一路之上,是否顺利?是否是平平安安的?

    李三坚抬头看着北面,心中暗暗想到。

    。。。。。。。。。。。。。。。。。。。。。。

    宋元符二年,东京开封府

    宋是有报纸的,官府刊发的报纸谓之“朝报”或“邸报”,而由民间私自刊发的就被称作“小本”、“小钞”或“报条”,甚至有时候被称作“新闻”。

    邸报却由官府发行的,内容丰富,涵盖很广,而且读阅人群面广泛。

    而主要刊登些新鲜事事情、花边新闻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报纸,都是通过驿站发往宋各路府州军的。

    宋朝廷是除了官府刊发的朝报、邸报之外,是不允许私人发行报纸的,不过朝廷对此也不是管制得很严,只要不是非议皇帝、太后、皇后等皇家之事,不是煽动谋逆造反等事,对于民间刊发的小报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士庶百姓、文人士大夫等人有时候反倒是喜爱观看民间刊发的小报。

    宋时控制朝报、邸报刊发的是都进奏院。

    都进奏院主要职责就是为地方州府官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接受、传递官府文书,在朝廷内部传递消息,归于门下省。

    因此都进奏院乃是消息灵通之地。

    都进奏院对朝报、邸报的内容采取各种严格的限制措施,即不得传报事干机密,不得传报未经准许的官员之奏疏,边防军事大事未经允许,也不得传报,自然灾害、灵异事件等事未经允许,也不得传报,以免引起天下臣民的慌张。

    朝报、邸报只要刊登皇室动态、官员任免、时政近事等事。

    不过朝廷虽对朝报、邸报的内容控制的较严,但也难免会走漏消息。

    都进奏院除了各种进奏官之外,还有无数内探、省探、衙探,专门打听未在邸报之上登载的各种小道消息,并提供给由私人经营的小报,以换取钱钞。

    因此李三坚的三道奏疏,还未送达尚书省,还未送到宋帝赵佶的手中,就被泄露出去了,刊登了东京开封府的小报之上了。。。。。。

    此时的开封府也是春季,为春暖花开之时,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约上三五好友,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