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7章 人口掠夺(2/2)
微有点联系。

    可这两个地区对于北魏来说也是偏远之地,如果要在这个地方发生摩擦的话,对于北魏自身来说也有极大的压力。

    北方这些国家进攻大汉,最好的路线恰好被匈奴占据,而直接进攻辽州或者顺势进攻幽州的路线又被那三个属国所阻挡,也就是说大汉与北魏一直没有真正爆发战争,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只不过对于大汉来说,这些麻烦也仅仅是暂时,刘轩早就寻思着把匈奴都收拾掉了,而一旦没有了匈奴的阻碍,那么大汉和北魏就将直接正面接触,到了那时候双方除了真刀真枪的拼上一场,将不会有别的选择。

    而真打起来……真想不出北魏有什么胜算!

    慢悠悠的溜达着,刘轩直接奔着御书房而去。

    他并非真的是无事可做,实际上今天一整天要做的事情都已经严格的安排好了,此时溜溜达达的到了御书房,恰好是见诸葛亮的时间。

    将时间掐的很准,既不耽误自己的时间也不耽误诸葛亮做事,这也是这些年渐渐形成的一些习惯,而这种习惯对于真正做事的官员们来说,无疑是相当好的。

    “怎么样?”

    如今诸葛亮已经担任了户部尚书,而原本担任户部尚书的荀攸早就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司空,接的正是蔡邕的班。

    至于刘轩这位老丈人,早已经去世了。

    老人家走的时候很平静,毕竟他活的岁数已经很长久了,就连自己的女儿都一百多岁了,蔡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蔡琰也表现的很平静,并没有哭的肝肠寸断什么的。

    实际上,这些年里这种情况发生的太多太多,大家基本都练出来了。包括乔家姐妹、甄宓都先后送走了自己的亲人,蔡琰算是最晚经历亲人离去的了,而有了这么多次例子在前,她心里也早就有所准备,所以才会表现的无比平静。

    而朝堂上的一番变动后,真正有能力的最终都出了头,比如诸葛亮,如今他就成为了户部尚书——六部尚书如今仅次于三公,现在诸葛亮想往上升也不大可能,只能等三公位置调动了。

    “如今大汉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中青州、兖州、司隶、雍州等地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豫州因为当年遭逢重创,现在还在恢复当中……至于徐州,虽然人口增长速度不错,但这些年一直在往江南迁移,所以人口的变化不大!”

    担任了户部尚书,负责的自然是民生问题!包括衣食住行什么的都要参合一手,而这些年天子最重视的人口增长,也是摆在户部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诸葛亮担任户部尚书之后,提出了几项建议。

    其中就包括大肆汉化各种少数民族,而且为了保证汉化的顺利诸葛亮提出将周围地区的这些人掠夺进内陆,而将内陆的汉人迁移到周围地区进行开发。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大汉耗时十年,将夷州(现在的湾湾)上的所有本地土著掠夺一空,全部都送进了豫州进行汉化,而夷州彻底的被汉人占领。

    另外,为了更好的开发东南沿海地区,诸葛亮建议将扬州的南方划分出来,加上交州的东部再成立一个新的州,定名为广州(历史上孙权这么做过)。

    至于辽州,除了鼓励内地汉人迁移到辽州外,诸葛亮还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掠夺鲜卑人口,实际上这几十年下来,北燕等三国有不少鲜卑人都直接成为了大汉子民,这也是这三家始终无法真正离开大汉的原因之一。

    本来有大汉在后面输血,他们只需要拼命的积攒实力就是了,可偏偏几十年下来,积攒出来的力量(包括人口以及懂得各种知识的士子)大多都跑到了大汉,加上大汉并不会对他们进行各种歧视,直接当自家人一般看待,这就更加吸引鲜卑人前往大汉了。

    实际上,诸葛亮做到的还不仅仅如此,匈奴人、羌人、氐人甚至贵霜帝国以及波斯人都有在大汉定居下来的例子,现在的大汉民族成分之复杂,可以说绝无仅有。

    而大汉对此解决的方法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都得按大汉的规矩来办!

    一视同仁,是刘轩从一开始就下达的诏令,自然没有人敢违背。

    几十年下来,也证明了天子的这道诏令无比的正确,所以大汉不但自身在创造人口,同时也在疯狂的掠夺其它国家的人口。

    “那么,如果大汉灭掉匈奴,目前有足够的人口将那片地区填满吗?”

    诸葛亮心中算了算,最后笃定的点了点头:“应当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