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方远才在睡梦中转醒。
    李教授在10点左右就在微信上告诉方远他的论文没有问题了。
    并且发给方远投稿需要注意的事情。
    “什么?论文被收录了竟然还要交钱?”方远有些惊讶。
    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稿速度。
    审稿加排版一般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方远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没有办法,方远收拾了一下,又来到李教授的办公室。
    “什么?你嫌审稿周期长啊?”李教授有些惊讶。
    “可是所有期刊的审稿速度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缩短这个时间?”
    “嗯……办法倒是有”
    “不过……”李教授有些迟疑。
    “哎!算了,就算我扶持年轻人了!”李教授挣扎了一会,无奈的说道。
    方远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行了,你把论文放在我这,剩下的事情我来解决吧!”李教授对方远说道。
    “真是太谢谢您了!”
    李教授看着方远放在桌子上的论文,最上面放着一个u盘,里面装着电子版的论文文稿。
    论文封面上的第一作者上面写着两个名字,一个是方远,一个就是李教授了。
    李教授摇了摇头,把自己的名字划掉,到了自己这个地位,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对他来说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方远不知道李教授用了什么方法,只知道自己的论文在第二天就进入到计算机学报的审稿流程了。
    1月份很快就要过去了,国内最重大的节日--春节就要到来了。
    方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
    再过三天就是春节前最后一个节日--小年了。
    方爸方妈却没我在闲下来,特别是方爸,今年下半年格外的忙碌。
    在小年到来之前,方远总算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计算机学报的审稿意见终于发到了自己的邮箱中。
    没有什么意外,几位审稿人对方远的论文提出了几个小意见。
    为了让自己的论文可以尽快发表,方远把手上的事情都放了下来。
    针对几个审稿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其实他不用这么紧张,这样的小意见与其说是让他修改,不如说是一种习惯。
    就在他修改论文时,刘志军也没有闲下来。
    自从上次和方远离开,他一边拟定好和方远合作的方案,一边开始招兵买马。
    他的名声在国内还是很好用的,振臂一呼,以前很多手下就过来投奔他了。
    另外联系了几个之前回国发展的手下,刘志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了一只几十人的开发团队。
    当然这些人在年后才会来到京都,毕竟就算关系再好,过个好年才是最重要的。
    和方远的合作协议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收拾了一下,他把协议发给方远。
    方远接到刘志军发过来的合作协议,认真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把这份协议发送给方爸公司法务部门的李浩,让他帮忙看了看。
    对于小老板的要求,李浩自然不会拒绝。
    正好临近年关,他手上也没有什么事情。
    确认合同没有任何问题后,方远决定在明天就将这份合同签下来。
    好让自己可以过个好年。
    求推荐,收藏,感谢各位大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