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战局目前十分有利,罢兵言和并不是想要的结果。除非能够获得比眼前更大的利益。
逼迫希特勒投降,一直是陈辉的话题。但海因里希明确表示德国不会投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旦中华帝国进一步逼迫,那么德军将肆无忌惮的使用核武器。
陈辉最后说道:“事关重大,我得向上级请示。”
海因里希不知道中华帝国的真正态度,但不得不防着,于是提议道:“我希望贵我双方暂且停火,以体现双方最终停战的诚意!希望您能够在24小时内给我答复!”
陈辉点头同意,双方暂且停火。随后陈辉向中华帝国内阁提交了完整的谈判报告,并附加了他的个人看法。
对于中华帝国内阁而言,宋教仁自然是赞同停战谈判的。不过,以张自忠为首的帝国总参谋部却不想这样结束战争,他们继续准备战略空军部队,准备对希特勒政权进行全面核打击,彻底摧毁纳粹的抵抗。
同样,希特勒也不相信中华帝国的停战和谈诚意,因此也在做最坏的打算。
德军一方面加紧生产制造核弹,另一方面戈林亲自指挥德国仅存的空军部队,积极掩护唯一携带核弹头的轰炸机,保证其在第一时间可以升空,并能够避开联军飞机的拦截,前往中华帝国本土的能力。
中德双方秘密会晤的事情很快被曝光,英法等联合国成员纷纷要求介入参加。他们大多数支持双方停战,一方面是担心遭到德军核打击,另一方面也是长时间的战争已经令各国筋疲力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近八年了,全球仅剩下中华帝国依旧强势了,其他如苏联、德国、英国、法国都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再打下去了。
而德国恰恰借助英法苏等国害怕遭到核攻击为契机,积极同这三个国家接洽,令谈判很快进入了和平结束第二世界大战的法律程序。
之所以各国都坚持和平停战,主要还是中华帝国在上次世界大战提出的搁置争议的和平解决方式。中华帝国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不分胜负,为全世界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如今却成为各国争取联合国和同盟国之间再次不分胜负地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考范例。
各国都希望恢复到二战爆发前的局面,所以尽管中华帝国竭力游说英法苏等国将战争进行到底,彻底瓜分德国。但各国都忌惮遭到德军核攻击,所以都反对再打下去。当然,各国也都清楚,再打下去损失的是他们,德国根本不敢对中华帝国动用核武器,受害国只能是他们,好处只有中华帝国有,所以他们也不甘心。
不过,眼下是中华帝国作为联合[]的首脑,即便各国不支持再打下去,也得顾及中华帝国的态度。
为此,希特勒采纳海因里希的建议,命令德军出动一架容克ef-132轰炸机,携带一颗航空炸弹飞往亚洲。当然,德军不可能去轰炸中华帝国,而是打算越过中华帝国的领空,将炸弹投到曰本,以此表明德国空军有能力将核弹扔到中华帝国的国土上,迫使中华帝国接受停战谈判。
但在执行行动的前一刻,海因里希修改了命令。他下令将航空炸弹改为三百万份请求中华帝国放弃核战争的宣传单,并下令将这些传单洒在中华帝国首都的上空。海因里希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和威慑力。
负责行动的是德军的五名王牌飞行员,他们制定了周密的飞行路线,巧妙的躲开中华帝国空军的侦查,直飞中华帝国首都。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