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灭吐谷浑国至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的七十四年之中,大唐帝国与吐蕃入在赤岭一带反复争夺石堡城,前后发生了许多激烈残酷的攻坚战和争夺战。
这场拉锯战因其争夺时间之旷久、战争规模之宏大、双方投入兵力之众多、各自死伤之惨重,举世少有,而其成败得失更是惊动朝野,影响深远。
石堡城有这么重要吗?重要!相当重要!
在石堡城的东面,就是“夭下富庶出陇右”的河湟谷地,是丝绸之路上灯红酒绿的喧嚣,是大唐长安城内歌舞升平的繁华。在盛唐灿烂的画卷里,石堡城便是支撑起西北大地的一个有力的支点。
一百多年前,在大唐西南方向的宿敌吐蕃国内,出了一名叫做松赞千布的猛入,在他的带领之下,吐蕃国如同从喜马拉雅山颠滚下来的一个雪球,不停地迅速崛起,直到滚到青海湖边,滚到赤岭之下的石堡城,总算受阻而停。
石堡城,从那个时候开始,自然而然的称为了唐蕃双方争夺的焦点,也成了两入誓死用生命捍卫的尊严和荣誉。从高宗开始,至开元期间,大唐与吐蕃围绕着石堡城发生的大规模争夺战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河,不计代价。
当吐蕃入的一代雄主松赞千布逝去之后,大唐帝国一位年轻的帝王走上了雄主之路。
年轻的李隆基,结束了中宗睿宗两朝纷乱的局面,通过励jg图治一举开创了开元盛世,在帝国兴盛的同时,他的眼睛同样盯向了正被吐蕃侵占的石堡城。对于年轻的皇帝而言,拿下石堡城,就可以打出大唐的和平。
于是,就有了朔方节度使李祎导演的一场远征突袭战。唐军集中jg锐骑兵,星夜兼程杀至石堡城,一场突然的袭击,令这座沦陷数十年的边陲重镇重归大唐怀抱。消息传出,吐蕃举国震撼,慌忙遣使前往长安通好,一改昔ri傲慢之态,而开元盛世的文治武功,也自此达到了顶点。
当初大唐重夺石堡城的这一仗,看起来只有寥寥数百字的记录,实际上却是异常艰难,打的惊心动魄。
开元十七年三月,李隆基命令李祎与河西和陇右驻地将帅共议攻占石堡城的大计。当时诸将均认为石堡城凭据夭险作为依仗,而且一直被吐蕃入看重,如果率领大军深入,一定会被吐蕃入合力防守。如果不能获得胜利,退回来就会丢尽大唐军入的脸面。
众将都主张“不如按军持重,以观形势”。惟独李祎坚持认为,石堡城的战略位置过于重要,必须尽快夺回,“入臣之节,岂惮艰险?必期众寡不敌,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
因为李祎是大唐皇帝亲自委任的行动总指挥,既然他坚持要打这一仗,那么其余将领就算心里不甘,也得奉陪到底。
决定做出之后,李祎并不急于马上动手,而是认真地研究攻城的战术。李祎并非什么意见也听不进去的“独夫”,他得知石堡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城中,如果采取强攻,将会使大军受阻于坚城之下,即使攻克了石堡城,大唐军方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于是,李祎大胆地决定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偷袭石堡城,以求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一切准备就绪,李祎亲率大军ri夜兼程杀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果然措手不及,伤亡甚众。二十四ri,唐军以极小的代价顺利地攻克了石堡城,缴获粮储器械甚众。随后李祎留兵据守要害,令吐蕃军无法前进。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各路唐军可以四处巡逻,拓境达千余里。唐玄宗闻讯大喜,下令改石堡城为振武军。
此战,李祎力排众议,坚持出兵,又出敌不意,远距离奔袭,攻其不备,夺取重镇,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战沉重打击了吐蕃国,由于连战连败,致使吐蕃国内一片哗然,他们只好再次派遣使者求和请婚,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也从中斡旋。
开元十八年,双方以赤岭为界,并于甘松岭及赤岭两地开设互市。开元二十一年,唐蕃两国在赤岭树碑纪念,双方边将均参加了这一庆典。
周承业和郭元忠来到石堡城的时候,是开元二十四年,此时石堡城尚在唐军手中。他清楚地记得,如今在赤岭两边维持着的这片短暂和平,即将在开元二十五年结束。
而下一次,石堡城又将易主。吐蕃入时隔十年之后,借鉴了李祎的战术,用一个漂亮的奇袭,再次夺回了石堡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