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五年的新年,很快就到来了,江南的百姓,听到的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张士诚迎娶了两位女子为妻,一位是平江的祖晴,一位是扬州大户何家的大小姐,据说两人都是张士诚的贤内助,一个为张士诚造船,一个已经接管了张士诚的所有生意。
而第二件,也就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张士诚称帝了!
不错,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张阳的实力,已经足以支撑起这个称号,他的疆土,已经是江南大部分区域以及江北的高邮及扬州东部,虽然南面还有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徽州,另一军屯宁国;西面池州为徐真逸所据;东南还有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石抹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而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势力,都在张士诚称帝的呼声中,大气也不敢喘。
张士诚称帝,与北方达成的协议那就全部作废,本来以为用个行省左丞的称号可以羁绊住他,但是,他的目标是天下!
张阳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终于成熟起来,经过刘伯温,李善长,施耐庵等人的劝说下,张阳终于决定,正式亮出自己的号牌:称帝!
而刘伯温等人,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国家的称号:国号华夏,年号顺天,象征着华夏子民的意思,顺天则是顺应天意。
但是,在张阳的授意下,国号被改成了中华,中华帝国,这个称号,张阳觉得更加合适,不仅仅是汉族,中华象征了所有的民族,虽然现在打的是反抗元朝鞑子的旗号,但是张阳知道,这些以后都会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虽然现在是打,以后还是会往来,会融合的。
张阳的眼光,已经不止局限在了陆地上,他知道,广阔的海洋,海洋对面的那些对方,才是他更加关注的地方,做一个海洋大国,让中华帝国的旗帜,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中华帝国,成为曰不落帝国!
现在,欧洲还没有开始远洋行动,正是自己发展的时候。
放眼国内,张阳称帝,不啻为晴天霹雳,虽然前前后后有许多人称帝,但是,没有一个人像张阳这样让人感觉到颤抖。
他是有绝对的实力,问鼎中原的人物。
而且,张阳手里,还有一个更加神圣的东西: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失落了这么多年,终于再次出现到了世上,出现在了称帝的张士诚手里,这是绝对的顺应天意!
虽然张阳几年前就在无意中发现了传国玉玺,但是,当时的他,并没有实力,能够保证传国玉玺不被别的势力抢走,所以,他选择了隐忍,派了最信任的人一直看守在杀人港,将这个秘密隐瞒于世。
直到现在,张阳感觉,终于到了让它重见天曰的时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己称帝,这是顺应天意,有了传国玉玺的这个祥物,张阳更是在道义上占据了优势。
既然称帝,那么,就该建立起各种机关部门了,行使政令。
张阳没有仿照现在,设立什么丞相之类的官制,而是仿照后世的明朝,设立了六部直接对皇上负责制。
自古以来,都有丞相这个职位,辅佐皇上,但是,丞相这个职位权力太大,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如果丞相怀有异心的话,后果非常严重。
分而治之,权力绝对不能集中在别人手里,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将所有权力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张阳对这点是非常认同的。
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也就是说,是个管理官员的机构,职权特重,为六部之首,由刘伯温担任吏部尚书一职,下设左右侍郎各一人,四个清吏司,包括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户部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有尚书一人,由李善长担任,左右侍郎各一人。
礼部为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由刘伯温保举的杨基担任尚书,但是,在推广中国优秀的文化的同时,张阳也在大力提倡新式的教育,如各种技术工种,并且让基地里的一些人,编写了一部科普教材。
旧式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大批的有用人才,各种技术,反而更加重要,张阳在刻意提高他们的地位。
兵部主管全国的武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