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重视,因皱眉想了一回,终又摊手道:“我现在回给皇上知道,再来铸炮,怕也晚了。况且,我们营中能铸炮的匠人也太少了,手艺差了一些。”
“唉,也是。”
李岩知道的比说出来的还多一些。清军是在辽东明军的火器下吃过不少亏!
不要看他们老是自吹骑射如何,其实清军对火器认识不仅是有,而且还很深。后世从康熙年起,才故意把火器说的一钱不值,导致鸦片战争时中[]人拿的还是火绳枪,火炮的技术水平连明末也不如。
这个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还是因为满人太少,如果整个军队和民间都发展火器,百姓都学会了用火铳,并且精益求精,满人的那些骑射家底早在顺治年间就败光了,以后拿什么挡火器?
所以不仅要禁,还要在舆论下故意败坏明军的火器,视为无用之物。明军的火器固然粗制滥造的多,但宁锦之战火器发挥的作用,清军可是十分清楚。故意说火器无用,夸大骑射之功,就是纯粹的忽悠。
当然,到头来忽悠的厉害了,把自己也忽悠傻了,这算是一个严重的副作用。
这会子的八旗贵族是十分清楚火器的厉害,除了清军马甲和步甲是纯粹的冷兵器外,汉军之中火器犹其之多。
历史上多铎军中火器就很多,主要是两顺王孔有德和耿仲明都跟在多铎军中,他们铸有大量火炮,轻便犀利,可以随军而行,而且两顺王部中有不少火铳部队,打造的比明军火器要精良的多,克敌致胜,都十分犀利。
这个情况,李岩得知的渠道十分隐秘,就算是对罗虎这样关系的人也是不能尽数如实说出。
如此一来,心胸自是不能舒畅,面色之上,也就郁郁不乐了。
“其实火器究竟是小道。”罗虎不看李岩的脸色,很从容的道:“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军是在乡土做战,士气不比在燕京时那般低迷,这就是可以一战了。再者,我看清军有分兵之态,一片石时,他们是打了我们一个出奇不意,兵力也在我们之上。现在如此骄狂,竟敢分兵,我看,这又是一条可胜之机。有此二胜,足可抵他们有火炮之利了。”
“不错,不错!”
李岩大为激赏,笑道:“你有现在这样的见解,已经着实难得。皇上把御营骑兵全交给你统带,足见英明。”
罗虎被他说的老大不好意思,正要谦逊两句,但见几个御营卫士骑马疾驰而至,一时便住了口,只等来人。
没过一会,几个卫士狂奔而至,到了罗虎跟前,来人一征,不过脸上立刻露出欢喜之色,躬身一礼后,便道:“皇上急令,命罗将军到大帐议事。”
“是,臣遵旨!”
“对了,”那个卫士在罗虎躬身听命的时候,又向着李岩道:“皇上命副军师也去,正好在这遇上了,省得末将多跑。”
“咦?”李岩先是轻声诧异,然后便也躬身行礼,答道:“是,臣遵旨,现在就去皇上的大帐听命。”
“那就请吧!”
那个御营卫士跑的一头大汗,天寒地冻,陕北高原没有树木,生态极为恶劣,朔风吹来,直如针扎入骨,这样的天气跑的一头汗水,可见事情多么紧急,而这人跑的又是多么辛苦。
既然如此,李岩和罗虎二人都是不敢怠慢,两人对视一眼,然后立刻翻身上马,连亲兵也顾不得招呼,立刻便是向着李自成所在的御营大帐赶过去。
他们两人一个是亲信的骑兵大将,一个好歹是副军师,现在虽不被信任重用,但只是李自成安抚众将的策略,所以不论如何,都是住的离李自成的中军很近,相隔不过数里,此时一阵纵骑狂奔,没过一会儿,就到了中军之外。
远远便看到吴汝义和李双喜等人在外头候着,见了这两人赶过来,守备的卫士们也不上前检查,只是几个大将都互相点一点头,然后便是掀开大帐的帐幕,由着李岩和罗虎两人并肩而入。
御帐是用牛皮搭的三重大帐,可容数百人在内,不论是伺候的宫人和卫士们,还是奉召前来的文官将军,在帐中议事都十分宽广众容。
原本李自成可以到城中居住,但燕京之后,李自成似有悔悟之意,虽然晚上的女人仍然不能少,不过声色犬马的享乐,比在入燕京前后已经是收敛了很多。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