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决胜 3
    “臣叩见殿下!”

    傍晚时分,朱慈烺从军营中匆忙赶回,为的就是有两条最新的消息送了回来。

    现在的清江行营仍然是十分的热闹,大量的新军将士充斥其中,不少善于管理和训练的老兵被抽调出来,负责训练新编组的六营新军。

    在年底之前,还要再练五六营,以目前的财力物力,这样的练兵已经是极限。

    南京那边动静也不小,不过显然在练兵上还是被清江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等南京禁军编练完成,再收编训练黄得功刘良佐等诸部时……那时朱慈烺已经有信心可以与清军正面交战了。

    听到前方大捷的消息,这些刚入伍的淮上子弟都是十分的兴奋与骄傲!

    徐州镇虽然是秦军多些,但也有很多的徐淮子弟加入其中,山东镇的基石抚标亲军也是由相当的淮上子弟组成。

    至于平虏军,那更是几乎清一色的淮上子弟入伍成军,在此国难危急之时,凭着淮上子弟的坚韧与勇敢而击败国朝数十年来很难野战一胜的强敌,这种骄傲与荣光,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匹夫亦是感觉与有荣焉!

    在这半年多来,平虏军的待遇和荣誉等诸多方面早就是叫人看在了眼里,整个淮泗一带的青壮子弟,无不翘首以盼,就是在等着平虏军的第二次招兵。

    因为当时早就有明言,太子在淮地最少要募集十万以上的新军,现在的数字,确实还真的差的很远。

    待遇好,荣誉高,对死伤的将士有优厚的抚恤,再加上新闻司的宣传一直在破传所谓好男不当兵的习俗,在这一次招兵的时候,整个淮泗大地算是沸腾起来,也不知道多少青年闻讯而出,纷纷到当地的募兵站去投考。

    照老规矩,按跑步的速度和距离,举重负重的最大承受能力,还有身家是否清白,有无过错,品行如何,还要有铺保等一系列的手段才能通过选检。

    淮泗徐扬一带适龄的青年过百万人,没有一定的涮人的办法,还真的会叫前面招兵的人为难。

    这一次和上一次招兵也有一些显著的不同。

    上次招募新军时,九成以上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朴实厚实,也十分听话,只有极少数是曾经学过几个字,或是在店铺中学过文字和数学,这一类的人才极为罕见和稀有,在军中的培训班一经发现就是重点培养。

    朱慈烺在军中办的武校,也是以这一类的士兵为优先选择,半年一过来,一半以上的识字新军都成为基层武官或是高级军士,他们更容易掌握旗鼓命令和步速频率,对复杂的斜切阵形等技战术也能迅速掌握,他们被更进一步提拔只是时间问题。

    平虏军中喜欢读书人这个小秘密很快就流传开来,这也导致新军中不少超龄的读书人来报名,他们中有通过童生试的书生,也有积年的商贩等等,对这样的人当然是以劝退为主,不过对身体勉强能合格,品行也没有大问题的,军中也是极为欢迎这样的人加入。

    总体来看,这一次新军的素质,是远在上次之上了。

    原本就有大捷的捷报,再加上满营的新军看上去都是士气饱满的样子,朱慈烺的心中也是格外满意。

    去年这时候哪里敢想有今天的这般景像!

    能死里逃生,能够苟且偷生,便已经算是邀天之幸了。

    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样子,眼看还能获得更大的胜利,这种心境和心情,也唯有真真正正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够真正的了解。

    在听到秘书局派人来催促后,他也是就带着几个随身护卫,轻骑简从,就这么赶了回去。

    反正在这行营范围之内,也不怕有人来刺杀暗害他。

    到处都是持戟巡逻的平虏军士兵,到处都是按着腰刀巡行的平虏军的骑士们……九成以上的骑士都被调到河南战场去了,王源这个主将也是早就到河南,随着山东战场已经在扫尾,河南战场究竟如何发展,也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但不管河南打成什么样,目前的战略态度是明朝逐渐扳回了劣势,并且在奋勇还击。

    最多到明年这个时候,天下大势又重新底定了!

    不要说快,其实清之问鼎天下,之前在关外的经营当然是厚积薄发,但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小民族真正得到天下,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入关到顺治三年底定江南和四川、湖广那一刻为止。

    底下虽然有郑成功和李定国两人的反击,最危险的时候南京差点不保,但总体来说,从顺治三年之后,明朝就再无机会可言了。

    底定天下,也就是两年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